[发明专利]一种呼出气体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5727.5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8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杨书彬;覃正伟;吴阿新;杨小兵;谭景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8 | 分类号: | A61B5/0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宝龙六路3号新中桥工业园A栋101、201、601B栋***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出 气体 检测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出气体检测设备,包括呼吸入口端、气体排出端、动力装置、第一管路、气体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所述气体传感器设于动力装置之后,用于检测呼出气体中待检测气体的浓度;所述第一管路为连接动力装置的管路;所述动力装置以第二流量抽取呼出气体直至排除第一管路内的干扰气,以第三流量抽取样气至气体传感器进行检测,且所述第二流量大于第三流量;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动力装置和气体传感器进行控制,并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通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检测设备对呼出气体进行检测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不仅减小了设备体积,而且增加了传感器的检测时间、提高了设备的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出气体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出气体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产物由血液运送至肺部,在肺泡通过气体交换出现在呼出气体中。现有研究表明,人的呼出气体包括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多种化合物,通过对呼出气体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检测,能够反映机体的代谢或病理状况,一些物质甚至可能成为某种疾病的生物标记物,如:呼出一氧化氮可用于哮喘等呼吸疾病检测;呼出气一氧化碳可用于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检测;呼出气氢、呼出气甲烷可用于消化系统疾病检测;呼出气氨可用于幽门螺杆菌检测;呼出气醛可用于氧化应激检测;呼出气硫化物可用于肺功能检测。在一些发达国家,对部分气体检测技术已制定相应标准,如欧洲和美国分别在1997年与1999年制定了呼出气NO检测推荐标准,并在2005年联合制定公布了该项标准(“ATS/ERSRecommendations for Standardized Procedures for the Online and OfflineMeasurement of Exhaled Low Respiratory Nitric Oxide and Nasal Nitric Oxide,2005”,ATS为美国胸科学会缩写,ERS为欧洲呼吸学会缩写,以下简称《标准》)。因此,呼出气体的分析和检测,作为一种新型的临床辅助诊断手段,在医疗诊断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现有的呼出气体检测技术存在不能兼顾便携性与准确性的不足。瑞典艾罗克林公司和无锡尚沃公司气检设备的技术方案是通过气容先将呼出气体收集起来,再使用泵以更小的流量将收集的气体持续输送至气体传感器,这种技术虽然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性,但由于增加了气容结构,因此使得检测设备体积增大,并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排除干扰气。英国Bedfont公司检测设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呼气时将大部分呼出气排入大气,小部分气体通过泵输送至气体传感器进行检测,呼气停止则检测过程结束,这一方案虽然大大提高了检测设备的便携性,但是检测过程中需要较长的呼气采样时间,对儿童、老人及呼吸存在障碍者,严重降低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呼出气体检测设备和方法,该设备不仅减小了设备体积,而且缩短了使用者的呼气时间、提高了设备的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出气体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呼出气体检测设备体积大、呼气时间长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出气体检测设备,包括:包括呼吸入口端、气体排出端、动力装置、第一管路、气体传感器和控制装置;使用者由呼吸入口端呼出的为第一压强和第一流量的气体;所述气体传感器设于动力装置之后,用于检测呼出气体中待检测气体的浓度;所述第一管路为连接动力装置的管路;所述动力装置以第二流量抽取呼出气体直至排除第一管路内的干扰气,以第三流量抽取样气至气体传感器进行检测,且所述第二流量大于第三流量;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动力装置和气体传感器进行控制,并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通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的内径为D,长度为L,其中L/D>50。
进一步地,所述呼出气体检测设备还包括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设于呼吸入口端和气体排出端之间的气路中,用于控制呼出气体的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57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