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浇注钢带式沥青造粒的生产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5390.8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6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于小桥;倪腾亚;汪海;胡晓亮;于弘思;梁清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紫瑞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C3/14 | 分类号: | C10C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注 升降移动 造粒系统 沥青 传送系统 冷却 物料保温 输出 成品包装系统 固体颗粒状 给料管道 液体颗粒 内芯 造粒 沥青浇注 生产机组 生产效率 物料泵 钢带 自动化 保存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包括物料保温系统、升降移动浇注造粒系统、冷却传送系统以及成品包装系统,物料保温系统通过给料管道与升降移动浇注造粒系统相连,物料保温系统用于分别保存外壳用沥青和内芯用沥青,并通过给料管道以及物料泵输送至所述升降移动浇注造粒系统;升降移动浇注造粒系统用于对外壳用沥青和内芯用沥青浇注造粒并形成液体颗粒进行输出;冷却传送系统与所述升降移动浇注造粒系统相连,用于对升降移动浇注造粒系统输出的液体颗粒进行冷却形成固体颗粒状沥青并输出;成品包装系统和所述冷却传送系统相连,用于对冷却传送系统输出的固体颗粒状沥青进行包装。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连续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以及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沥青的造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浇注钢带式沥青造粒的生产机组。
背景技术
在沥青道路建设过程中,生产普通沥青混凝土以及改性沥青混凝土都是使用液体状态下的重交沥青和聚合物改性沥青,液态下的重交沥青和聚合物改性沥青到生产混凝土是以炼厂为起点,热原料通过保温车辆运输至沥青拌和站,通过现场沥青泵打入沥青罐内保温保存,使用时再升温至所需温度进入拌和楼拌缸中生产沥青混凝土。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后沥青副产物于炼厂是高温保存的,运输过程中也是需要高温保存的,抵达拌和站现场后也是需要高温保存。一,势必对运输的安全性更加警惕;二,势必需要大量的能源对其加热,能源燃烧以及沥青本身高温挥发性就会产生尾气排放。因此,开发一种常温状态下保存及运输的沥青是非常必要的。
现有的沥青造粒设备通常采用钢带式滴注成型,可以适用于硬质沥青,但对于重交沥青和聚合物改性沥青来讲,自身软化点较低,滴注成型滴落在钢带经冷却后短时间内易发生粘接。如今技术中还尚不存在可以将重交沥青和聚合物改性沥青造成颗粒的设备,难以实现批量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浇注钢带式沥青造粒的生产机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沥青造粒设备难以实现批量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浇注钢带式沥青造粒的生产机组,包括物料保温系统、升降移动浇注造粒系统、冷却传送系统以及成品包装系统,其中:所述物料保温系统通过给料管道与所述升降移动浇注造粒系统相连,所述物料保温系统用于分别保存外壳用沥青和内芯用沥青,并通过给料管道以及物料泵输送至所述升降移动浇注造粒系统;所述升降移动浇注造粒系统用于对外壳用沥青和内芯用沥青浇注造粒并形成液体颗粒进行输出;所述冷却传送系统与所述升降移动浇注造粒系统相连,用于对所述升降移动浇注造粒系统输出的液体颗粒进行冷却形成固体颗粒状沥青并输出;所述成品包装系统和所述冷却传送系统相连,用于对所述冷却传送系统输出的固体颗粒状沥青进行包装。
还包括尾气处理系统,所述尾气处理系统设置在所述升降移动浇注造粒系统的上方,用于对所述升降移动浇注造粒系统在进行浇注造粒过程中形成的尾气进行吸附处理。
所述物料保温系统包括固体沥青预熔存储罐以及液体沥青存储罐,其中:所述外壳用沥青为高软化点的硬质沥青,其进入所述固体预熔储存罐后经加热熔化为液体备用,且所述固体沥青预熔存储罐通过第一给料管道与所述升降移动浇注造粒系统相连,所述第一给料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以及第一物料泵;所述内芯用沥青为低软化点的重交沥青或聚合物改性沥青,其进入液体沥青储存罐进行保温保存,且所述液体沥青存储罐通过第二给料管道与所述升降移动浇注造粒系统相连,所述第二给料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二过滤装置以及第二物料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紫瑞天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紫瑞天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53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