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尘纸纤维油剂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8929.7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5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朱胜红;蒋红霞;周吕;蒋韶贤;李昳;张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灵达化学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11/06 | 分类号: | D01F11/06;D01F11/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品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1 | 代理人: | 乔楠 |
地址: | 21317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尘纸 纤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尘纸纤维油剂,其特征在于该油剂,含有:(A)、6~12%双子型磷酸酯钾盐;(B)、10~14%短支链双子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45~60%单烷氧基无规聚醚;(D)、16~26%长直链双子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该油剂粘着性、粘浓和粘温效应小,具有良好的平滑性、抗静电性,可以满足高速干法无尘纸生产工序的要求;生产过程无有毒有害物质产生,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小;使用过程中对皮肤无刺激;废弃后在自然条件下可生物降解,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小,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化纤油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无尘热熔纤维的纺制过程中使用的油剂,具体涉及纺制一种用于干法无尘纸的高速生产线、以PE为皮PP或PET为芯的双组分复合型超短纤维中使用的油剂。
背景技术
热合无尘纸中使用的热熔纤维,主要包括以聚乙烯(PE)为皮、聚丙烯(PP)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芯的PE/PP、PE/PET皮芯型超短低熔点复合纤维。纤度为1.0~3.3dtex、长度为3~5mm的超短纤维,与绒毛浆的长度(1.0~3.0mm)相近,为适应越来越快的无尘纸生产线速度,3.0mm的长度是超短纤维发展方向,热熔纤维在无尘纸中的用量为15~25%。
关于无尘纸纤维的专用油剂的研究,目前没有查到相关文献。国内目前在该纤维上使用的油剂,基本上都是以丙纶短纤油剂为基础,根据无尘纸生产过程的要求进行调整。无尘纸专用的超短纤维,除对长度有极高的要求外,在空气气流中需要具有高度的单纤分散性和抗静电性,对金属筛鼓或筛网的低磨擦及低粘附性。所以对于油剂来讲,需要提供良好的平滑性、抗静电性和低粘着性。
目前无尘纸纤维油剂所用的主要原料的基本组成,抗静电剂:C12-14直链脂肪醇醚磷酸酯钾盐、C12-14直链脂肪醇醚硫酸酯钠盐等;平滑剂:脂肪酸多元醇酯及其聚氧乙烯醚衍生物等;润湿剂(亲水剂):水溶性硅油、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等;集束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等;由该类原料组合构成的油剂,最大问题是粘着性大,特别是作为抗静电剂使用两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无水时为粘稠的半固体状态,当吸收少量水份后,粘性更大,导致附着于纤维表面的无水和低水含量状态下的油剂的有较大粘着性、抱合性,较大的粘浓效应,严重影响短纤的单纤分散性。在高速干法造纸机上,如120~180m/min的无尘纸高速生产线,或更高的400~500m/min,在线检测的静电压明显偏高,呈束状的粘并丝较多,导致纸面纤维疏密不匀,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如果调慢车速,将降低10%以上生产效率。所以,很有必要开发一种与纺织纤维用油剂性能不同的、无尘纸纤维专用的油剂,在保证纤维生产中的可纺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油剂的平滑性、抗静电性、低粘着性,且较低的粘浓效应,以适应于无尘纸生产高速化的要求。
另外,要求越来越高的日用类化工产品的安全性,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尤其是使用该类油剂的下游产品—无尘纸,一次性的妇幼卫生用品仍然是该类纸最大的消费市场,该类卫生用品大多直接或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所以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要求。低毒性、无皮肤刺激性和高环境友好性,已成为与皮肤接触的油剂的最基本要求,开发和生产一种使用功能与绿色环保兼顾的化纤油剂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粘着性、粘浓和粘温效应小,具有良好的平滑性、抗静电性和单纤分散性的油剂,以满足高速干法无尘纸生产工序的要求。油剂的生产过程中无有毒有害物质产生,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小、使用过程中对皮肤无刺激、废弃后在自然条件下可生物降解,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小,为环境友好型的化纤油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尘纸纤维油剂,含有如下四种组分:
(A)、6~12%双子型磷酸酯钾盐,该双子型磷酸酯钾盐为磷酸酯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如下化学结构通式:
式中:R—CO为新癸酰基,即:2-乙基-2,5-二甲基己酰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灵达化学品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灵达化学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89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