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甲醛去除的吸附/催化双功能常温净化材料的制备及产品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76825.2 | 申请日: | 2018-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9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农;蔡婷;赵昆峰;袁静;杨玲;金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B01D53/86;B01D53/7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甲醛 去除 吸附 催化 功能 常温 净化 材料 制备 产品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甲醛去除的吸附/催化双功能常温净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所选载体为4A分子筛,以甲醇或乙醇为还原剂,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其中甲醇或乙醇与高锰酸钾的摩尔比为1:3.0,锰的负载量为3%‑5%,采用分步浸渍‑氧化还原法制备。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吸附和催化双功能,针对不同浓度甲醛去除均具有好的效果,常温下对甲醛的去除效率可达100%。本发明所述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价格低廉、且一次成型,可直接工业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甲醛去除的吸附/催化双功能常温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属于材料制备和空气净化领域,具体地涉及兼具吸附/催化双功能常温净化材料的制备和在室内甲醛去除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甲醛作为室内装修中最常见也是毒性最大的污染物之一,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研究表明: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实测数据说明,一般新装修的房子其甲醛的含量可超标6倍以上,个别则有可能超标达40倍以上,释放期会持续3-15年。据有关国际组织调查,全世界每年有近300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装修污染。因此,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吸附和催化氧化法是目前针对甲醛的去除最为有效的两种方法,针对污染物浓度不同,分别具有各自的优势。针对低浓度污染物,催化氧化很难将其彻底去除,而吸附法能弥补因浓度过低而很难被催化氧化的问题。针对高浓度污染物,采用吸附法易造成极大的二次污染,催化氧化法能有效地将其转化成二氧化碳。已有研(Advanced MaterialsResearch , 2015 , 1096: 422-425)发现丝瓜络负载锰氧化物(MnOx/LF)复合材料能将高浓度(320 mg/m3)降解为二氧化碳,实现了甲醛的完全氧化。针对室内装修引起的污染物浓度随释放时间、通风情况以及温湿度条件所变,而甲醛浓度实时监测难度巨大,很难判断针对某一个污染空间采用吸附或催化氧化净化效率最高。因此,兼具吸附和催化氧化的双功能的净化材料需求迫切。
发明内容
针对单一催化氧化难以处理极低浓度甲醛,单一吸附技术处理高浓度甲醛易饱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甲醛去除的吸附/催化双功能常温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备的用于甲醛去除的吸附/催化双功能常温净化材料产品。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产品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甲醛去除的吸附/催化双功能常温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载体为4A分子筛,以甲醇或乙醇为还原剂,高锰酸钾为氧化剂,采用分步浸渍-氧化还原法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4A分子筛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150 oC-180 oC条件下干燥6h,取出后立刻置于干燥器中;
(2)称取一定质量的4A分子筛载体,根据锰的负载量计算所需甲醇或乙醇的体积,使甲醇或乙醇与高锰酸钾的摩尔比为1:3.0,量取相应体积的甲醇或乙醇采用真空浸渍的方法浸渍于载体上;
(3)配制0.2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根据锰的负载量量取一定体积的高锰酸钾,将步骤(2)中浸渍有甲醇或乙醇的4A分子筛载体置于高锰酸钾溶液中,搅拌5h;
(4)得到负载锰的4A分子筛经过滤、洗涤、于40 oC条件下过夜干燥得到本发明所述双功能净化材料。
锰的负载量为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68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