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动式阻力塞组件抓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2816.6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4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张斌;王俊兰;胡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9/105 | 分类号: | G21C19/105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李东斌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动 阻力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燃料组件专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联动式阻力塞组件抓具。该抓具中的位控手柄安装在外筒上,并通过位控手柄上的定位销实现外筒与套在外筒中的内筒共同联动或解锁的控制;在外筒和内筒侧壁分别开有外定位槽和内定位槽,抓控手柄穿过外定位槽和内定位槽,并与芯杆的上端部相连接,通过抓控手柄可带动芯杆上下运动,芯杆下端设置在内筒下端的抓头内,通过芯杆的运动带动夹爪绕轴外翻伸出或内转缩回。该抓具可有效解除内外筒的联动关系,从而使得抓头可进出阻力塞组件内部;通过操作抓控手柄即可解除内筒与芯杆的联动关系,从而方便有效的对阻力塞组件进行抓取和松开;该结构可有效避免误操作,实现阻力塞组件的正确抓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组件专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动式阻力塞组件抓具。
背景技术
燃料组件是核电厂堆芯燃料的基本组成单元,为了有效控制堆芯反应性及对堆内数据进行测量,在燃料组件上分别配插有控制棒组件、可燃毒物组件、中子源组件之一。在没有配置上述组件的燃料组件中,均配插有阻力塞组件,以防止堆芯冷却剂旁路。为了使堆芯以最优化方式运行,核电厂每次大修期间,都要对相关组件(控制棒组件、中子源组件及阻力塞组件)进行倒换,即对调某两个相关组件的位置。
EPR机组原设计采用燃料抓取机进行控制棒组件、中子源组件和阻力塞组件在燃料组件之间的倒换,由于通用的燃料抓取机无法完好匹配阻力塞组件的接口,在现场对阻力塞组件进行抓取倒料时,常出现报警现象。为保证阻力塞组件的顺利倒换,因此,需根据现场接口条件设计一种专用的阻力塞抓具来对其进行抓取及倒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动式阻力塞组件爪具,可以对燃料组件中的助力塞组件进行抓取及倒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联动式阻力塞组件抓具,该抓具包括外筒、内筒、芯杆、位控手柄、抓控手柄以及抓头,其中,位控手柄安装在外筒上,并通过位控手柄上的定位销实现外筒与套在外筒中的内筒共同联动或解锁的控制;在外筒和内筒侧壁分别开有外定位槽和内定位槽,抓控手柄穿过外定位槽和内定位槽,并与芯杆的上端部相连接,通过抓控手柄可带动芯杆上下运动,芯杆下端设置在内筒下端的抓头内,通过芯杆的运动带动夹爪绕轴外翻伸出或内转缩回。
所述的外筒通过若干根连接杆与底座相连接并形成整体结构,所述的底座与燃料组件的上管座结构相匹配,通过底座可将整个抓具坐落在燃料组件的上管座上。
所述的内筒上开有定位孔;所述位控手柄固定在外筒上,通过位控手柄中的定位销插入内筒上的定位孔,实现外筒与内筒的锁定,并实现联动;通过向外拉动定位销可使内筒与外筒脱离并独立运动。
所述的抓头通过调节螺母设置在内筒的下端所述的抓头上设有若干个夹爪,所述的夹爪通过销轴安装在抓头上,并可通过芯杆驱动夹爪绕销轴转动。
所述的内定位槽为上下宽中间窄的形状,在外拉抓控手柄时,可解除芯杆与内筒的联动;不外拉抓控手柄时,所述抓控手柄处于锁止状态;所述内定位槽的结构可限制抓控手柄处于内定位槽的上下两个位置。
所述的外定位槽为上窄下宽的形状结构,只有当内筒向下运动,直到抓控手柄运动到外定位槽下端时,才能操作抓控手柄。
所述的内筒外壁上设有吊耳和挂耳,所述的吊耳和挂耳设置在外筒下部连接杆处的内筒外壁上。
所述的内筒顶部设有吊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28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锅架及燃气灶
- 下一篇:一种分布式系统唯一标识符及其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