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垃圾分类及高温热解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0686.2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7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曼;张绍辉;李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033;F23G5/44;B03C1/30;A61L11/00;A61L2/04;C10B53/00;C10B57/00;C10B5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热解处理 医疗垃圾 分类收集装置 人工分选平台 高温灭菌装置 能源回收率 有机物含量 初级粉碎 磁性金属 二次污染 分类回收 分选装置 粉碎装置 回收利用 能量形式 垃圾 风选机 减量化 跳汰机 分类 通磁 砂石 玻璃 回收 转化 | ||
一种医疗垃圾分类回收及高温热解处理系统,其包括:分类收集装置,人工分选平台,高温灭菌装置,初级粉碎装置,分选装置,次级粉碎装置,高温热解处理装置,通过分类收集装置和人工分选平台初步选出本系统主要处理的医疗垃圾原料;再通磁选机,风选机,重力跳汰机对垃圾进行分类,分离出来的磁性金属,铝,玻璃,砂石等可由回收部门处理,实现这类医疗垃圾中有用物质的回收利用,分离出来的其他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垃圾则通过高温热解处理,转化成可利用的能量形式;本系统有助于减少资源的浪费,具有减量化程度高、二次污染小和能源回收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垃圾分类回收及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医疗垃圾分类回收及高温热解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环境与发展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垃圾处理作为环境问题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医院垃圾的处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和业内人士的关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伴随着不断出现的各种新型疾病,新的技术和药品也在不断产生,医疗垃圾无论在种类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医疗垃圾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而医疗垃圾中的绝大部分没有得到科学处理,随着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广泛使用,又造成了医院固体废弃物产量的增加;为节省成本,一些单位往往将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处置,而医疗垃圾中的一次性输液器、手术切除物、用过的纱布、制药的废渣、血液等废物,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有害物质,具有很强的生物感染性,需要进行专业隔离和特殊的焚烧处理,绝不能与普通的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处理,如处理不当,必将造成二次传染和环境污染,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随着人们对医疗垃圾的强污染性和病毒性的认识,加之医疗垃圾的可燃性及高热值性,人们开始对医疗垃圾进行焚烧发电,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利用垃圾中的热值来给人们带来方便,但是医疗垃圾所产生的有毒气体如硫化物和二恶英之类的气体使人们难以忍受,而且仅凭燃烧难以去除医疗垃圾中的有毒物质,焚烧产生的气体及废弃物对环境仍然存在着污染的“后遗症”,因此,产生了专门处理医疗垃圾的机器:高温焚烧炉,即医疗垃圾焚烧炉,如美国的炉蓖式焚烧炉;日本、西班牙、法国、德国的循环流化床炉;加拿大的炉排炉;瑞士的旋转炉以及国内的医疗垃圾回转炉排炉等;但是这种处理方式仍然不能将医疗垃圾的毒性完全消除,二恶英的产生依然无法解决;同时因为高温而产生的焦油极易堵塞炉体管道,对设备的维护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背景内容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垃圾分类回收及高温热解处理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垃圾分类回收及高温热解处理系统,其包括:分类收集装置,人工分选平台,高温灭菌装置,初级粉碎装置,机械分选装置,次级粉碎装置,高温热解处理装置,气体净化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其中各装置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
所述系统通过分类收集装置,人工分选平台,高温灭菌装置,初级粉碎装置,机械分选装置,次级粉碎装置,高温热解处理装置将选入的医疗垃圾中的金属,玻璃,砂石等无机物分离出来,并将有机垃圾在高温下裂解为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之类的可燃低分子气体物质,还有焦油、溶剂油等液态产物和炭黑等固态残渣。
所述分类收集装置,可以采用分类收集箱,将不同来源的垃圾按照不同类型分开收集并存放在不同的容器中,所述分类收集装置安放在医疗机构各垃圾源。
所述分类收集器中的垃圾通过人工分选平台分选出适用于本系统处理的部分垃圾,将所选出的垃圾投入到高温灭菌处理装置中,所述高温灭菌处理装置连接一个蒸汽发生器和气体冷却净化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06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