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层结构固相增材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67992.0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3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单飞虎;刘琦;李怀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2F3/115 | 分类号: | B22F3/115;B33Y10/0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固相增材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层结构固相增材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将丝材加热至软化状态下,借助外力采用等腰梯形、正方形以及平面形状的相应的轧辊模具,在原材料成形过程中交替填空插补,使原材料成形依次逐层形成梯形、正方形、倒立梯形、梯形,依次循环往复进行增材,所述原材料为柱状丝材;本发明方法是一种无相变、稳定搭接、挤压/锻造式、组织致密、成形精密及低成本的固相增材成形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可在大中型结构件的短流程、优质、高效、整体制造中广泛应用,突破国内外现有熔化增材直接成形高性能航空航天零部件技术的成形性难以控制与性能可靠性不足的实用化瓶颈,为此类大中型、高性能复杂零件的优质高效直接整体制造开辟实用化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叠层结构固相增材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的设计与制造理念越来越向重量轻、寿命高、成本低的趋势发展。传统的零部件生产制造,主要依赖于传统的铸造、锻造、焊接的方法来完成,现有增材制造主要以熔化丝材或粉材的堆焊为主,而固相增材以采用薄带为主,单道“墙”体堆叠为主,无法实现块体及较复杂构件的一体化增材制造。
现有熔化增材制造技术主要依靠热源熔化金属并直接制造,其制件组织一般都为铸态柱状晶或枝晶与等轴晶混合组织,呈现明显的方向性和各向异性。从晶粒度上说,这些问题是由缺乏晶粒细化环节,以及移动传热传质条件下无约束自由微铸造熔积成形所固特有的热力学、动力学、几何学特点所决定的。
目前针对金属材料进行的熔化增材制造技术,不仅成本相对较高、成形效率和性能方面也很难保证,尤其是在熔化过程中大量低熔点元素烧损,需要针对使用性能对金属丝材或薄带进行二次熔化,其中微铸造和焊接的不足点在熔化增材中不断被累积,其中存在着与传统工业制造产品(板材、丝材、棒材)性能上的差异,其工艺不仅增加了工艺程序,而且增加了制造成本,同时性能上的短板更使得其制造的产品难以跟上现代工业进步的需求。
而固相增材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采用薄带并利用塑形成形/扩散连接的方法逐层叠加的方法得以实现的,其一,如何消除、改善两条薄带之间的搭接性是成形的关键,成形过程中易于出现贯穿性孔洞、折叠等无法通过成形后续处理方式弥补的问题因此成形过程中成形方式、路径处理、搭接方式极为关键。
其二,薄带成本较丝材高出许多,这也是限制其推广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以上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突破国内外现有熔化增材直接成形高性能航空航天零部件技术的成形性难以控制与性能可靠性不足的实用化瓶颈,并为此提供一种叠层结构固相增材制造搭接方法。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叠层结构固相增材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将丝材加热至软化状态下,借助外力采用等腰梯形、正方形以及平面形状的相应的轧辊模具,在原材料成形过程中交替填空插补,使原材料成型依次逐层形成梯形、正方形、倒立梯形、梯形,依次循环往复进行增材,所述原材料为柱状丝材;
其中,成形过程中所成正方形的四边长均保持不变,边长为c;梯形是等腰梯形,上底为a,下底为b,腰长为d,梯形的高为h;并满足截面等腰梯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倒立梯形与梯形形状大小相同,倒立梯形是梯形处于倒立位置的形态。
作为优选,所述模具包括平板模具、梯形模具、及直角模具,所述梯形模具的截面形状包括至少一个梯形单元,每个梯形单元为成型所成梯形的上底及两侧相邻的斜边,所述直角模具截面形状包括至少一个直角单元,每个直角单元包括成型所成正方形的相邻两条边,所述平板模具的截面形状至少包含一条线段。
作为优选,所述平板模具、梯形模具、及直角模具的棱角处采用了倒角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柱状丝材半径r与成型所成的正方形、梯形的关系满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79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材料零件3D打印机及其打印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