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特征采集装置、方法及身份验证的系统、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67171.7 | 申请日: | 2018-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7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理俊;何果;石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科世达(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40/70 | 分类号: | G06V40/70;G06V40/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 地址: | 2018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特征 采集 装置 方法 身份验证 系统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本发明所提供的生物特征采集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传输面板、图像传感器、显示源、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分光镜;入射光信号进入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所述传输面板进入所述分光镜,经所述分光镜反射,射入所述第一透镜,经所述第一透镜对焦后,在所述图像传感器上形成清晰的图像;所述显示源发出射光信号,所述出射光信号射入所述第二透镜,经所述第二透镜对焦后,透射所述分光镜,并在所述传输面板上形成清晰的图像,通过所述传输面板,到达所述显示面板。使得本发明还能充当显示装置,丰富了生物特征采集装置的功能,拓宽了其应用场景。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有益效果的生物特征采集方法及身份验证的系统、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特征采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特征采集装置、方法及身份验证的系统、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身份采集与验证在安全性和便利性上的局限,传统身份采集与验证包括证件验证和密码验证,其中证件验证需要随身携带身份验证证件,较为不便且易于伪造,安全性不高;密码验证需要记忆额外的密码,增加负担,同样较为不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生物特征验证,生物特征验证指用受验证者自身的生物特征进行身份验证,如指纹验证、虹膜验证及面部验证等手段。
现有的生物特征采集装置大多功能单一,只有采集生物特征一个功能,比如现有技术中的光学指纹识别,利用棱镜的方式将入射光束引导至手指指纹处实现照明,再用同一个棱镜将反射光束传播至成像单元成像,功能单一、占地空间大造成了空间的浪费,同时也限制了生物特征采集装置的应用场景,如何为生物特征采集装置集成其他功能,拓宽其使用场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特征采集装置、方法及身份验证的系统、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物特征采集装置功能单一,使用场景狭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特征采集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传输面板、图像传感器、显示源、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分光镜;
入射光信号进入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所述传输面板进入所述分光镜,经所述分光镜反射,射入所述第一透镜,经所述第一透镜对焦后,在所述图像传感器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所述显示源发出射光信号,所述出射光信号射入所述第二透镜,经所述第二透镜对焦后,透射所述分光镜,并在所述传输面板上形成清晰的图像,通过所述传输面板,到达所述显示面板。
可选地,在所述生物特征采集装置中,所述传输面板包括光纤面板及梯度折射率材料制造的面板。
可选地,在所述生物特征采集装置中,所述分光镜包括分光棱镜及分光分束镜。
可选地,在所述生物特征采集装置中,所述透镜为侧面进行过遮光处理的透镜。
可选地,在所述生物特征采集装置中,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电荷耦合元件及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
可选地,在所述生物特征采集装置中,所述显示源包括LCD显示源、OLED显示源、DLP显示源及LCOS显示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物特征采集方法,使用上述任一种的生物特征采集装置完成生物特征采集,包括:
所述显示源发射出单色光,以照亮待检测人员的身份特征;
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经所述身份特征反射回的光束形成的图像;
所述图像传感器将所述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获得所述待检测人员的身份信息。
可选地,在所述生物特征采集方法中,所述显示源发射单色光的持续时间的范围为0.02秒至0.04秒,包括端点值。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身份验证系统,所述身份验证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生物特征采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科世达(上海)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世达-华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科世达(上海)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71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附图翻译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大数据轨迹分析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