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粮食储藏箱及集成化粮库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5171.3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2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宋守许;罗润东;李新宇;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F25/14 | 分类号: | A01F25/14;A01F25/16;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孙琴;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氮管道 氮气 储藏箱 粮食储藏 输入接头 氮气喷嘴 内部空腔 集成化 阀门 分类管理 一端封闭 喷吹 取用 外接 粮食 伸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粮食储藏箱及集成化粮库,新型粮食储藏箱包括储藏箱本体,储藏箱本体内部空腔设有一个箱内充氮管道,箱内充氮管道一端封闭、另一端伸出储藏箱本体之外形成氮气输入接头,箱内充氮管道上设有多个氮气喷嘴,通过氮气输入接头外接氮气,并通过多个氮气喷嘴将氮气喷吹入储藏箱本体内部空腔中,箱内充氮管道上设有一个用于打开或关闭箱内充氮管道的阀门,阀门靠近箱内充氮管道的氮气输入接头。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实现了粮食分类管理及不同种类粮食的随时存放及取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储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新型粮食储藏箱及集成化粮库。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粮食储备领域中,常用的粮仓主要有平房仓、浅圆仓、转圆仓、立筒仓和大型钢板仓。现有粮仓多为大容量整体式仓型,且粮仓形状、规格不统一,不同的季节、以及不同的地域生产不同的粮食,但同一粮仓内只能存放同批同种粮食,能储存的粮食种类有限,且常出现同种同批次粮食不能装满整个粮仓情况,浪费粮仓内部空间。
水分、氧气、虫害、微生物与酶的活动是在粮食储存过程中造成粮食损失的主要原因,使粮食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现有粮仓均为大体积整体式粮仓,如出现虫害、微生物与酶,将影响整个粮仓内的大量粮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现有充氮粮仓体积大,只能对靠近通风管道的粮食起到较好的通风效果,使得通风效果差,整体粮仓内的氮气浓度不均匀,且气密性难以保证,不能实现粮食长期密封。
现阶段虽有使用可制氮的散货集装箱运粮的实例,但现有散货集装箱只能通过自带的制氮装置对箱内进行充氮,使用成本高,仅用于运输,难以用于粮食的长时间储藏。且粮食通过集装箱运输到达粮仓后仍需散粮卸粮、散粮入仓等流程,粮食杂质较多,散粮在开放式露天环境下直接进出仓作业,扬尘情况严重,存在火灾、爆炸事故风险,耗费人力、危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且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且用于粮食进出仓的设备占地面积大,往往需要专用的机械棚放置,辅助工作量大,在粮食进出仓的过程中需要频繁的移动、调整设备,花费大量的劳动力,难以做到集中自动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粮食储藏箱及集成化粮库,以期实现粮食分类管理及不同种类粮食的随时存放及取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粮食储藏箱,包括储藏箱本体,所述储藏箱本体内部空腔设有一个箱内充氮管道,所述箱内充氮管道一端封闭、另一端伸出储藏箱本体之外形成氮气输入接头,所述箱内充氮管道上设有多个氮气喷嘴,通过氮气输入接头外接氮气,并通过多个氮气喷嘴将氮气喷吹入储藏箱本体内部空腔中,所述箱内充氮管道上设有一个用于打开或关闭箱内充氮管道的阀门,所述阀门靠近箱内充氮管道的氮气输入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储藏箱本体内部空腔的侧壁上设有氮气浓度测试仪。
进一步的,所述储藏箱本体内部空腔的侧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储藏箱本体外侧设有触摸屏和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用于采集各个传感器的信息并控制阀门的开关和开度。
进一步的,所述储藏箱本体的箱壁内部设有一层保温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集成化粮库,包括粮库本体,所述粮库本体内部空腔中部悬吊设置有摆渡框架,所述摆渡框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其沿着前后方向移动以及能沿着竖直方向升降,所述粮库本体内部空腔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组存箱区域,每组存箱区域内设有多层存箱层,每层存箱层包括沿前后方向排成一排的多个存箱架,所述存箱架用于存放粮食储藏箱,所述粮食储藏箱为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粮食储藏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51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