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伺服双轴双进给珩磨机床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1983.0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1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02 | 分类号: | B24B33/02;B24B33/10;B24B47/20;B24B41/02;B24B27/00;B24B47/04;B24B41/06;B24B57/02;B24B5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2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珩磨 珩磨机床 机床架 两组 全伺服 进给 双轴 支撑座板 珩磨连杆 固定架 电气控制系统 水平方向移动 进给单元 配合连接 驱动机构 设备辅助 伺服电机 主轴单元 珩磨刀具 竖直 下端 节拍 驱动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伺服双轴双进给珩磨机床,珩磨机床包括机床架、设于机床架上的电气控制系统、设于机床架上的珩磨执行机构、设备辅助机构,珩磨执行机构包括固定架和设于固定架上且由上而下依次配合连接设置的珩磨进给单元、主轴单元、珩磨连杆单元,珩磨刀具连接在珩磨连杆单元下端,珩磨机床还包括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机床架上的支撑座板,珩磨执行机构具有两组,两组珩磨执行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相对支撑座板能够活动的设置,珩磨机床还包括驱动机构,本发明的全伺服双轴双进给珩磨机床,设置有两组珩磨执行机构,且采用两个独立的伺服电机分别驱动两组珩磨执行机构沿水平方向移动,大大提高了加工节拍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伺服双轴双进给珩磨机床。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高精度珩磨技术及设备每年有30亿元的庞大市场需求,国内汽车发动机生产厂家采购的国内外双轴珩磨设备80%为德国格林和纳格尔所生产的双轴液压伺服珩磨机床,价格昂贵,售后服务不及时,而且维护和维修成本较高;针对汽车发动机缸体孔珩磨加工,不仅要求其满足孔的尺寸和形状公差,还要满足缸体孔表面平台网纹的要求,最终才能满足其排放标准。目前汽车发动机的珩磨加工工艺安排是粗珩、半精珩、精珩和平台珩四道珩磨工序,完成对发动机缸体孔的珩磨加工,使其满足国家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也有为节约加工成本采取粗珩、精珩和平台珩两道珩磨。但加工质量受珩磨油石的影响较大。现有技术中汽车缸体或缸体生产厂家常可采购两台单轴双进给珩磨设备组成珩磨加工生产线,才能完成粗珩、半精珩、精珩和平台珩四道珩磨工序,生产及维护成本都较高。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机床主轴往复换向精度不高,容易出现往复过冲现象和主轴下移。往复过冲现象就是机床往复部件由于惯性因素,常常会在往下运动的中超出行程。常常会导致磨头撞到缸体底孔,造成工具和被加工零件的损坏。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液压不能控制其行程,而是因为液压元件存在泄露,加之长期工作磨损,泄露量也会增加,就无法实现准确的控制运动部件的运动定位精度。缸体孔珩磨加工除了满足缸体孔的尺寸和形状公差外,还需要表面平台网纹结构,就是在缸体孔表面形成均匀的交叉网纹,而要实现这一技术要求,需要对珩磨往复换向精度进行严格的控制,机床往复换向精度越高,其加工零件表面网纹才会越均匀,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珩磨进给机构多采用液压驱动,其只能实现定压进给模式,无法实现定量进给模式,不能发挥油石的切削效能和切削质量。因为珩磨进给方式是影响珩磨油石切削效率和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定量进给模式,有利于珩磨油石的脱粒,提高其自锐性。定压进给模式,有利于加工表面质量的提高,但其缺点也较明显,随着切削时间的增加,油石脱粒能力减弱,油石气孔被堵,油石的切削效率低下,且容易发热,甚至使珩磨油石丧失切削能力。依据上述珩磨油石的切削特点,为有效的发挥油石的效能,珩磨过程中应该采用定压和定量两种模式的组合方式,进行珩磨加工。一方面提高珩磨油石的切削效率,另一方面又提高了被加工零件的表面加工质量
再有,液压机床对液压油的过滤和精度及温度都有较高的要求,而且液压管路多,容易出现液压故障。且不易排查,维护成本高,机床内部较脏,不易清洗保洁。另外,机床主轴旋转多采用普通三相电机或变频电机加变速齿轮箱结构,结构复杂且笨重,影响机床快速往复换向精度;且主轴旋转运和主轴往复运动不能实现联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伺服双轴双进给珩磨机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19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