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浸没式侧壁安装单吸收双螺杆泵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0954.2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4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唐松林;施华良;陈鹏;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爱尔姆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5/00 | 分类号: | F04C15/00;F16F7/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螺杆泵 安装底座 支撑长杆 支撑板 拆卸 侧壁安装 紧固插销 浸没式 限位杆 连接杆连接 旋转限位杆 工作效率 内部设置 紧固槽 两侧壁 上表面 吸收 外部 延伸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没式侧壁安装单吸收双螺杆泵,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长杆,所述支撑长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贯穿安装底座的顶部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安装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双螺杆泵体,所述双螺杆泵体的两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本发明,通过旋转限位杆能够使得限位杆进入到紧固槽的内部,从而实现将双螺杆泵体与支撑长杆连接起来,同时,旋转紧固插销使得双螺杆泵体也能够与连接杆连接,反之,当双螺杆泵体需要拆卸的时候,只需反向旋转限位杆与紧固插销即可实现拆卸,拆卸十分方便,大大减少了安装人员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安装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杆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浸没式侧壁安装单吸收双螺杆泵。
背景技术
双螺杆泵是由主从动轴上相互啮合的螺旋套和泵体或衬套间形成一个容积恒定的密封腔室,介质随螺杆轴的转动分别被送到泵体中间,两者汇合在一起,最终送达泵的出口,从而实现泵输送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的双螺杆泵在安装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多个螺丝将其与底座固定连接,安装人员对其拆装的时候工作繁琐,加大了安装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大大减低了安装人员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浸没式侧壁安装单吸收双螺杆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浸没式侧壁安装单吸收双螺杆泵,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长杆,所述支撑长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贯穿安装底座的顶部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安装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双螺杆泵体,所述双螺杆泵体的两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插接槽,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插接槽与支撑长杆的顶部卡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双螺杆泵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底部卡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块的一端与安装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侧壁上插接有紧固插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长杆的侧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紧固槽,所述限位杆位于第一连接块内部的一端延伸至紧固槽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侧壁与连接杆的侧壁均开设有与紧固插销相适配的孔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且位于第二连接块的下方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直杆,所述第一直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加强杆,所述支撑长杆的侧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直杆,所述第二直杆的外表面与加强杆远离第一直杆的一端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连接块与两个支撑长杆之间的距离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表面套接减振弹簧,所述减振弹簧的一端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减振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浸没式侧壁安装单吸收双螺杆泵,通过旋转限位杆能够使得限位杆进入到紧固槽的内部,从而实现将双螺杆泵体与支撑长杆连接起来,同时,旋转紧固插销使得双螺杆泵体也能够与连接杆连接,反之,当双螺杆泵体需要拆卸的时候,只需反向旋转限位杆与紧固插销即可实现拆卸,拆卸十分方便,大大减少了安装人员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安装的工作效率,同时,减振弹簧能够减少双螺杆泵体在工作时的振动情况,使得双螺杆泵体工作更加的稳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爱尔姆真空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阴爱尔姆真空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09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