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轴热伸长的补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8805.2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3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汤丽君;彭敏;汤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23/00 | 分类号: | B23Q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谢嘉舜;孙中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轴 伸长 补偿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轴热伸长的补偿结构,包括机体、轴芯、第一轴承、第二轴承、抵推件和弹性元件;轴芯活动穿设在机体内;机体固定有限位部;限位部、第一轴承、抵推件和第二轴承均设置在机体和轴芯之间,并沿轴芯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轴芯上端;抵推件用于向靠近限位部的方向抵推第一轴承,以与限位部配合夹紧第一轴承;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抵推件抵推第一轴承的弹性应力;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轴芯的下端。本发明的目一种主轴热伸长的补偿结构,其能避免因轴芯热伸长而导致预紧力变大的情况,进而避免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结构被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主轴热伸长的补偿结构。
背景技术
加工磨杆时,主动主轴带动磨杆进行旋转加工,磨杆还通过夹头与从动主轴的轴芯连接,其中,从动主轴起到支撑作用。由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导致磨杆伸长,磨杆的伸长通过夹头传递给从动主轴,使从动主轴的轴芯产生一个往后伸长的趋势。此时,由于从动主轴的轴承外圈采用螺栓等方式固定在从动主轴的机体上,轴芯热伸长将导致预紧力变大,进而造成轴承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轴热伸长的补偿结构,其能避免因轴芯热伸长而导致预紧力变大的情况,进而避免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结构被破坏。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主轴热伸长的补偿结构,包括机体、轴芯、第一轴承、第二轴承、抵推件和弹性元件;所述轴芯活动穿设在所述机体内;所述机体固定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一轴承、所述抵推件和所述第二轴承均设置在所述机体和所述轴芯之间,并沿所述轴芯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所述轴芯上端;所述抵推件用于向靠近所述限位部的方向抵推所述第一轴承,以与所述限位部配合夹紧所述第一轴承;所述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抵推件抵推所述第一轴承的弹性应力;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所述轴芯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轴芯形成有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下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面相抵碰;所述轴芯还螺接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一锁紧螺母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上端相抵碰。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相抵碰;所述抵推件用于抵推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
进一步地,所述轴芯形成有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上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面相抵碰;所述轴芯还螺接有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二锁紧螺母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下端相抵碰。
进一步地,所述抵推件通过所述弹性元件安装在所述机体上;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抵推件和所述机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导向面,所述抵推件与所述导向面活动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形成有位于所述导向面下端的第三限位面,所述第三限位面用于与所述抵推件的下端相抵碰。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采用限位部、抵推件和弹性元件三者来夹紧第一轴承,使得第一轴承具有一定的浮动空间,且第二轴承仅安装在轴芯,如此,在轴芯受热向后伸长时,第一轴承克服弹性元件的弹性应力而可随轴芯向后移动,且第二轴承也可随轴芯向后移动,此时,可避免因轴芯热伸长而导致预紧力变大的情况,进而避免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结构被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轴热伸长的补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机体;20、轴芯;21、第一限位面;22、第二限位面;23、第三限位面;24、导向面;30、第一轴承;40、第二轴承;50、抵推件;60、弹性元件;70、限位部;80、第一锁紧螺母;90、第二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88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