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MI阻尼滤波电路及滤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7970.6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0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伶鳦;陈长兴;赵隆冬;徐成宝;侯建群;董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M1/12 | 分类号: | H02M1/12;H02M1/4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王丽丽;金凯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模滤波电路 共模电容 共模滤波电路 共模电感 滤波电路 系统输出 输出端 输入端 滤波 开关电源噪声 电感 电源输入端 输出端相连 电磁兼容 电路结构 工作稳定 输出负端 提升系统 中间连接 正端 串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EMI阻尼滤波电路及滤波方法,包括共模滤波电路和差模滤波电路,所述共模滤波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1和共模电容C4、C5;所述共模电感L1的同名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其输出端与差模滤波电路相连;所述共模电容C4和C5串联接到系统输出正端和输出负端,共模电容C4和C5的中间连接端接外壳地;所述差模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共模电感L1的输出端相连,差模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系统输出端相连。本发明电路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抑制开关电源噪声,工作稳定可靠,提升系统电磁兼容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滤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EMI阻尼滤波电路及滤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的高集成度、高功率密度和高频化的趋势,使得其电磁干扰问题越来越严重。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开关电源本身的正常工作,也会影响其他电子设备的运行,为了避免电磁干扰带来的严重影响,一般开关电源中都采用EMI滤波器。
常见的EMI滤波器多采用无阻尼或低阻尼的拓扑结构,输出为空载或轻载时极易产生振荡,使系统不稳定,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EMI阻尼滤波电路,可以有效的抑制DC/DC电源噪声的同时对扰动谐波振荡进行抑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电磁兼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MI阻尼滤波电路及滤波方法,该电路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抑制开关电源噪声,工作稳定可靠,提升系统电磁兼容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EMI阻尼滤波电路,包括共模滤波电路和差模滤波电路,所述共模滤波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1和共模电容C4、C5;所述共模电感L1的同名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其输出端与差模滤波电路相连;所述共模电容C4和C5串联接到系统输出正端和输出负端,共模电容C4和C5的中间连接端接外壳地;所述差模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共模电感L1的输出端相连,差模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系统输出端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差模滤波电路包括两级差模滤波电路,所述两级差模滤波电路包括差模电感L2、L3、L4、L5,差模电容C1、C3;所述差模电感L2的输入端与共模电感L1的输出正端相连,所述差模电感L3的输入端与共模电感L1的输出负端相连,所述差模电容C1并联接在L2和L3的输出端;所述差模电感L4的输入端与差模电感L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差模电感L5的输入端与差模电感L3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的差模电容C3并联在差模电感L4和L5的输出端。
所述差模滤波电路还包括阻尼滤波电路,所述阻尼滤波电路包括电感L6、L7,电阻R1、R2、R3和电容C2;所述电感L6与电阻R1串联后并联连接在差模电感L2的两端,所述电感L7与电阻R2串联后并联连接在差模电感L3的两端;电阻R3与电容C2串联后并联连接在差模电容C1的两端。
所述共模电感L1的铁芯为环状结构,所述共模电感L1的两组绕组分别采用双线并绕,并且所述两组绕组绕线的进出端方向保持一致;所述两组绕组的双线分别交叉绞合,绞合后分别作为电源的输入正端和输入负端。
所述差模电感L2、L3、L4和L5的铁芯采用环状结构,所述电感L2,L3的电感量保持一致,所述电感L4和L5的电感量保持一致。
一种EMI阻尼滤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共模电感与两个共模电容构成两个LC低通滤波器,以抑制共模干扰噪声;
通过差模电感和差模电容构成多级差模滤波电路,抑制差模干扰噪声;
在一级差模滤波电路中引入L-CCR型阻尼滤波结构及LLR-C型阻尼滤波结构,该L-CCR型阻尼滤波结构由电阻R1和电容C2串联后与差膜电容C1并联构成,该LLR-C型阻尼滤波结构由电感L6和电阻R1串联后并联在电感L2两端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79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