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的温室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3571.2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6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杜泽波;余栋伟;付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奥伯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8;F26B21/10;F25B13/00;F25B4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任毅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隔板 温室 第二换热器 第三换热器 第一换热器 气液分离器 相对独立 循环系统 油分离器 热空气 四通阀 主风道 压缩机 热泵 冷空气 零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温室机,其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四通阀、气液分离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其零部件主要包括机壳、隔板以及四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主风道同时经过两个换热器,依据两个换热器的工作情况用于产生冷空气、热空气或干燥的空气。此发明用于热泵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的温室机。
背景技术
烤房作为烘干物料的地方,除了需要烘干机加热内部温度,或是降低内部空气湿度外,还需要用到恒温装置。虽然可以使用烘干机往烤房内通入热气,但这种情况下烘干机的热效率不高,浪费能源。所以市场上存在一些针对40~70℃区间进行恒温的温室机,特别是在冬天温度较低的时候。不过现有的温室机只是简单改造卡诺循环系统或逆卡诺循环系统而已,并没有非常高的热效率,以及灵活地适应性。即这一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效率高、运行方式灵活的多功能的温室机。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的温室机,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四通阀、气液分离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压缩机、油分离器、四通阀的D口、四通阀的S口、气液分离器首尾连接再折返回压缩机形成循环回路,油分离器的第三个端口连接到压缩机的输入端,四通阀的C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个端口,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并联,第一换热器的第二个端口同时连接到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的第一个端口,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的第二个端口汇合后连接至四通阀的E口,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均在第一个端口这一侧设有膨胀阀,第二换热器在第二个端口侧设有单向阀使得制冷剂只能流向四通阀的E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膨胀阀采用电子膨胀阀,四通阀采用电磁阀。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收纳上述零部件的机壳,机壳的内部通过隔板划分出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第三空间和第四空间,第一空间内安装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二空间内安装第三换热器,第三空间内安装压缩机,第四空间内安装第一风机,机壳具有设在第一空间上的回风口和设在第四空间上的出风口,第一空间和第四空间连通,回风口、第一空间、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第四空间、第一风机、出风口的风道流向组成用于送风的主风道。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倾斜设置并正面朝向上,第二换热器层叠设置在第一换热器上方,回风口处于第二换热器的正上方,出风口处于机壳的侧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二换热器为管片式换热器,管片式换热器上的散热片的长度方向朝向下侧,机壳在第二换热器的下端设置有接水盘。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部分侧壁均与机壳的内壁密封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机壳位于第二空间上的侧壁镂空,机壳在位于第二空间的位置设置第二风机,同时使第二风机对着第三换热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温室机可以根据需要循环其中两个换热器,实现保温、制冷和除湿,调节非常灵活。在保温和制冷过程中均可以利用外部的空气辅助传递热量,减轻压缩机的负担,提高换热效率;在除湿过程中巧妙层叠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不仅减少整个温室机的体积,而且产出温暖的空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温室机的主视图;
图2是温室机的俯视图;
图3是温室机除湿时的循环示意图;
图4是温室机制热时的循环示意图;
图5是温室机制冷时的循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奥伯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奥伯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35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