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3038.6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0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美那子;小林圭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264 | 分类号: | H01M50/264;H01M50/244;H01M50/209;H01M50/249;H01M10/0587;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H01M10/656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航;王潇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 ||
本发明提供能够有效地抑制具备卷绕电极体的电池组的电析的电池组。电池组(1)具备多个单电池(10)、夹着单电池(10)地配置的间隔件(40)和在排列方向(X)上约束它们的约束构件。单电池(10)中,卷绕末端被固定构件(26)固定的扁平型卷绕电极体(20)收纳于电池壳体(30)。间隔件(40)具备向电池壳体(30)的长侧面(30L)突出的肋部(44)。电极体(20)的平面部(20F)具有包含与肋部(44)相对的按压部位(44x)的按压区域(P)、和按压区域(P)以外的缓和区域(N),按压区域(P)包含:至少包含平面部(20F)的卷绕轴方向(Y)的中央且横跨沿着长径的方向(Z)的第一按压区域(P1)。固定构件(26)配置在缓和区域(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串联或并联地连接了2个以上的电池的电池组。
本申请是基于2017年12月2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247080号来主张优先权,在本说明书中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作为参考而引入。
背景技术
电池组由于能够实现高容量和高输出,所以被广泛地用作例如车辆的主电池等。特别是在伴随充放电容易发热的用途的电池组中,已知有通过在单电池(可以是单位电池)之间插入间隔件而排列,使得使冷却空气在单电池间流通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2)。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利用间隔件在单电池间确保冷却空间,并且在间隔件整体均匀地具备肋,该肋用于在间隔件中以使冷却空气沿着从流入口向流出口的规定线路移动的方式进行引导。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够抑制单电池间的温度的偏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916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3083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0118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单电池的发电元件典型地在正极和负极被隔板或固体电解质等绝缘的状态下层叠。已知在发电元件中用两张隔板将长条正极以及负极绝缘地层叠,将它们构成为以短边方向作为卷绕轴而卷绕了几层的卷绕型电极体的方式。在该卷绕电极体中,在沿着电极的长边方向的端部设置集电部,在短边方向的两端分为正极和负极,能够以宽的面积进行集电。因此,具有在降低短路风险的同时能高效地以大电流进行充放电的优点。该卷绕电极体通过用胶带固定卷绕末端,防止了卷绕电极体松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但是,在以高速率充放电大电流的用途的电池、使用时避免不了振动产生的用途的电池中,存在电极体的电极间的距离容易根据每层而变动的问题。电极间的距离变动成为使电池性能劣化的原因。因此,在电池组的构建中,有时在单电池的排列方向上施加负荷的状态下约束,使电极间距离以不松弛的方式保持为一定且小。另外,卷绕电极体与层叠了板状发电元件的层叠型电极体不同,存在电极体内容易积存热的倾向。因此,期望在具备卷绕电极体的单电池中组合具备上述肋部的间隔件来使用。但是,在该组合的电池组中,明确了会产生以下新问题:在电极体容易发生由于电荷载体的析出(电析)导致的微小短路。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将具备肋部的间隔件和具备卷绕电极体的单电池进行组合,也能够合适地抑制电析的电池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30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酸电池胶帽自动摘除加工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方形铝壳电池双层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