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路MPPT控制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3028.2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7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项佰川;白俊武;熊杰;尹振坤;唐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源创智能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H02J7/35;H02H11/00;H02H9/06;H02M3/1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赵爱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线检测单元 蓄电池 太阳能电池 闭合 多路 光强 预设 电路 最大功率点跟踪 蓄电池充电 驱动 充电过程 第一开关 电压控制 负载模块 开关模块 检测 双色 供电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路MPPT控制电路,当MCU检测到来自光线检测单元的光强参数小于预设值时,驱动第一开关模块闭合,蓄电池通过BUCK‑BOOST变换模块的BOOST电路向LED双色温负载模块供电;当所述MCU检测到来自所述光线检测单元的光强参数大于预设值时,驱动第二开关模块闭合,太阳能电池通过所述BUCK‑BOOST变换模块的BUCK电路向所述蓄电池充电,并根据蓄电池两端的第一电压和太阳能电池两端的第二电压控制所述BUCK‑BOOST变换模块的BUCK电路实现充电过程中的最大功率点跟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放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路MPPT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步消耗,太阳能光伏能源的使用越来越被重视,而传统的太阳能LED灯充放电系统能耗大、效率低、功率因数小浪费了较多的太阳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路MPPT控制电路,旨在解决现有的充放电电路能耗大、效率低、功率因数小浪费了较多的太阳能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多路MPPT控制电路,包括包括太阳能电池、双向BUCK-BOOST变换模块、MPPT模块,蓄电池、LED双色温负载模块;
所述MPPT模块包括MCU、与所述MCU相连的第一电压采集单元、第二电压采集单元、光线检测单元;所述第一电压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性端连接,输出端与MCU连接;所述第二电压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蓄电池的正负极性端连接,输出端与MCU连接;所述光线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MCU连接;
所述双向BUCK-BOOST变换模块的第一受控端通过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MCU连接,所述BUCK-BOOST变换模块的第二受控端通过第二开关模块与所述MCU连接;
当所述MCU检测到来自所述光线检测单元的光强参数小于预设值时,驱动所述第一开关模块闭合,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BUCK-BOOST变换模块的BOOST电路向所述LED双色温负载模块供电;当所述MCU检测到来自所述光线检测单元的光强参数大于预设值时,驱动所述第二开关模块闭合,所述太阳能电池通过所述BUCK-BOOST变换模块的BUCK电路向所述蓄电池充电,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控制所述BUCK-BOOST变换模块的BUCK电路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
优选地,所述双向BUCK-BOOST变换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MOS1、第二场效应管MOS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电感L1;所述电容C1的正、负极性端与所述蓄电池的正、负极性端对应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正极、所述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第二场效应管MOS2的漏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正极、所述LED双色温负载模块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负极与所述LED双色温负载模块的负极输入端、第二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电容C1的负极、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MOS1为P沟道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MOS2为N沟道场效应管。
优选地,第一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通过第一驱动电路与所述MCU的第一PWM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通过第二驱动电路与所述MCU的第二PWM信号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MOS管驱动器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三极管Q1,所述MOS管驱动器U1的信号输入端IN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栅极通过所述电阻R2与所述MCU的第一PWM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MOS管驱动器U1的电压输入端和所述太阳能电池的正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源创智能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源创智能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30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