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自锁压紧缸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1391.0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4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正玄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2 | 分类号: | F15B15/12;B23Q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片 驱动轴 底座 连接链板 连接柱 压紧缸 插接 自锁 摆线液压马达 连接处外壁 无压力状态 底座内壁 方便装置 工件加工 锁紧螺栓 通过装置 外壁中部 液压装置 转动连接 固定座 连接销 旋转轴 贯穿 紧力 螺接 内腔 下夹 压板 轴承 焊接 | ||
本发明公开了液压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液压自锁压紧缸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壁中部和底部插接有过渡片,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两个连接链板,两个所述连接链板相视一侧的顶部通过连接销插接有压板,所述底座的内腔底部右侧通过锁紧螺栓螺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贯穿过渡片,所述过渡片与底座内壁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底部所述过渡片的顶部中间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顶部贯穿顶部所述过渡片的顶部中间,所述驱动轴与顶部所述过渡片的顶部连接处外壁转动连接有轴承,通过装置上设置的摆线液压马达和驱动轴及旋转轴等装置的组合,方便装置在无压力状态下夹紧力也不会产生变化,从而提高工件加工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压自锁压紧缸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液压缸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液压缸基本上由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装置、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组成。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视具体应用场合而定,其他装置则必不可少。
液压系统的作用为通过改变压强增大作用力。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附件)和液压油。液压系统可分为两类:液压传动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液压传动系统以传递动力和运动为主要功能。液压控制系统则要使液压系统输出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特别是动态性能),通常所说的液压系统主要指液压传动系统。
目前的液压缸常见的故障行为有以下几点:
1、压力损失
由于液体具有黏性,在管路中流动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摩擦力,所以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必然要损耗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损耗主要表现为压力损失。
压力损失有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两种。沿程损失是当液体在直径不变的直管中流过一段距离时,因摩擦而产生的压力损失。局部损失是由于管路截面形状突然变化、液流方向改变或其他形式的液流阻力而引起的压力损失。总的压力损失等于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之和。由于压力损失的必然存在,所以泵的额定压力要略大于系统工作时所需的最大工作压力,一般可将系统工作所需的最大工作压力乘以一个1.3左右的系数来估算。
2、流量损失
在液压系统中,各被压元件都有相对运动的表面,如液压缸内表面和活塞外表面,因为要有相对运动,所以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隙。如果间隙的一边为高压油,另一边为低压油,则高压油就会经间隙流向低压区从而造成泄漏。同时,由于液压元件密封不完善,一部分油液也会向外部泄漏。这种泄漏造成的实际流量有所减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流量损失。
流量损失影响运动速度,而泄漏又难以绝对避免,所以在液压系统中泵的额定流量要略大于系统工作时所需的最大流量。通常也可以用系统工作所需的最大流量乘以一个1.1左右的系数来估算。
3、液压冲击
执行元件换向及阀门关闭使流动的液体因惯性和某些液压元件反应动作不够灵敏而产生瞬时压力峰值,称液压冲击。其峰值可超过工作压力的几倍。
4、空穴现象
如果液压系统中渗入空气,液体中的气泡随着液流运动到压力较高的区域时,气泡在较高压力作用下将迅速破裂,从而引起局部液压冲击,造成噪声和振动。另外,由于气泡破坏了液流的连续性,降低了油管的通油能力,造成流量和压力的波动,使液压元件承受冲击载荷,影响其使用寿命。
5、气蚀现象
空穴伴随着气蚀发生,空穴中产生的气泡中的氧也会腐蚀金属元件的表面,我们把这种因发生空穴现象而造成的腐蚀叫气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正玄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正玄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1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