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北斗RD的微信终端通信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9917.1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8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唐裕峰;孙四海;李玫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国星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G08B25/00;G08B25/10;H04B7/185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173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北斗 终端通信系统 中转服务器 通信连接 短报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数据中转服务器 北斗接收机 地面中心站 北斗终端 回复信息 加密方式 通信成本 通信工具 通信信息 通信需求 用户发送 用户接收 用户生成 用户提供 直接接入 终端发起 服务云 通讯 打通 互通 野外 终端 转发 | ||
一种基于北斗RD的微信终端通信系统及方法,包括北斗终端、北斗接收机、数据中转服务器、微信服务云平台和微信终端APP,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转服务器接收公众号关注通知,中转服务器为用户生成内部ID,用户微信终端发起通信连接,用户发送通信信息,用户接收回复信息等五个步骤。通过本发明可实现北斗RD短报文与微信互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短报文通讯,可为每个用户提供一个唯一的ID号,并采用1户1密的加密方式,通讯均需经过地面中心站转发,通信成本低,系统易于建立,任意厂家的设备都可直接接入,而微信是一款使用面积最广的及时通信工具,打通北斗和微信的通信连接可为长期在野外的工作人员解决必要的通信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北斗RD通信的环境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环境检测系统包括环境数据采集终端、数据传输模块、有线或移动通信网络、数据处理和数据发布几个部分,由于数据传输采用可有线或移动通信网络,在无网络覆盖区域,数据传输便无法完成。目前无信号覆盖区域的数据传输借助于铱星通信、射频数据传输、其他通信卫星系统等。而铱星数据传输成本高、软件系统较为复杂;射频数据传输功耗大、距离受限。因此当需要对无网络覆盖区域的采集数据进行传输时将无从下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北斗RD通信的环境监测系统。
一种基于北斗RD通信的环境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RD通信的环境检测系统包含传感器、北斗数传设备、北斗接收机和环境监测中心;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RF通信传输到北斗数传设备,北斗数传设备接收,缓存并处理后,将各类传感器数据打包整合为北斗通信短报文数据,并按照北斗卡频度定时发送数据到北斗接收终端,北斗传输终端将数据递送到环境检测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RD通信的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和北斗数传设备采用太阳能为电池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RD通信的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位移报警器、水位报警器、温度报警器等。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RD通信的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台北斗数传设备可支持接入传感器数量n满足:
Ln:第n个设备的数据长度;
Fn:第n个设备要求的数据传输频度;
L:北斗短报文支持的最大数据长度,北斗三级非密卡为48个字节;
F:北斗短报文通信频率,北斗三级非密卡为1/60;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RD通信的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北斗数传设备还设置有报警判断模块,当传感器数据超过阈值时,触发报警并发送报警数据到北斗接收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RD通信的环境监测系统用于环境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如下工作步骤:
S1:各种传感器获取环境数据,通过射频通信等方式传输到北斗数传设备;
S2:北斗数传设备收到数据后,排队缓存,并根据配置判断是否有触发报警;若有报警触发则进行S3,否则进行S4;
S3:进入报警模式,以最大频率发送报警数据到北斗接收终端;
S4:定时传输环境监测数据到北斗接收终端;
S5:北斗接收终端收到监测数据或报警数据并传输到环境监测中心;
S6:环境监测中心接收和存储数据,如有报警则采用声光提示并显示报警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国星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国星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99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