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内壁支撑结构的微孔桩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5380.1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1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方晴;张传义;王早桂;张迎亚;王晓嵩;罗先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3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托 承压块 有效地 内壁支撑结构 定位杆 防护层 限位架 支撑杆 微孔 底座 奥氏体钢 产生位置 固定限位 内部固定 使用寿命 耐腐蚀 限位槽 生锈 支撑 承压 位槽 限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内壁支撑结构的微孔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托,所述支撑托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承压块。该种发明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设置有支撑托、防护层、承压块和支撑杆,方便通过支撑托表面的防护层能够有效地起到耐腐蚀和防生锈等作用,提高了支撑托的使用寿命,通过承压块采用奥氏体钢的材质能够有效地起到承压的效果,通过支撑杆起到支撑的作用顶桩的作用,通过设置有限位槽、定位杆和限位架,能够通过限位槽使得顶桩与支撑托凹凸相接,有效地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通过定位杆和限位架能够对顶桩进行固定限位,防止与支撑托之间产生位置偏差,该发明简单方便,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孔桩支撑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内壁支撑结构的微孔桩。
背景技术
孔桩就是用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进行挖掘孔,人工挖孔桩,工程名词,用人力挖土、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桩,人工挖孔桩一般直径较粗,最细的也在800毫米以上,能够承载楼层较少且压力较大的结构主体,应用比较普遍,人工挖孔灌注桩是指桩孔采用人工挖掘方法进行成孔,然后安放钢筋笼,浇注混凝土而成的桩,对于微孔桩来说,其直径一般在10~30cm之间,在其内部支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现在的微孔桩的内壁一般都不具有支撑承压的效果,使得微孔桩内部支撑极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内壁支撑结构的微孔桩,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内壁支撑结构的微孔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托,所述支撑托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承压块,所述承压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托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层,所述支撑托的顶端开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托的顶端通过限位槽固定连接有顶桩,所述顶桩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钢筋板,所述钢筋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层,所述顶桩的顶端通过定位杆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顶桩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分隔条。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共设置有四根,所述定位杆均匀分布在限位架的表面四周,所述定位杆呈圆杆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层的厚度与钢筋板的厚度相同,所述混凝土层与钢筋板紧密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板呈块状结构,所述钢筋板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呈环形阵列分布在支撑托的内部,所述支撑杆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支撑杆为实心柱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承压块呈梯形状结构,所述承压块与承压块之间均紧密连接,所述承压块的材质为奥氏体钢。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呈环形槽状结构,所述限位槽的深度至少为5cm,所述限位槽与顶桩的底端凹凸相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发明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设置有支撑托、防护层、承压块和支撑杆,方便通过支撑托表面的防护层能够有效地起到耐腐蚀和防生锈等作用,提高了支撑托的使用寿命,通过承压块采用奥氏体钢的材质能够有效地起到承压的效果,通过支撑杆起到支撑的作用顶桩的作用,通过设置有限位槽、定位杆和限位架,能够通过限位槽使得顶桩与支撑托凹凸相接,有效地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通过定位杆和限位架能够对顶桩进行固定限位,防止与支撑托之间产生位置偏差,该发明简单方便,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支撑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顶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托;2、限位槽;3、顶桩;4、限位架;5、定位杆;6、分隔条;7、防护层;8、底座;9、承压块;10、支撑杆;11、混凝土层;12、钢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53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