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建筑及多功能小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5161.3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4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袁天祜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天祜 |
主分类号: | E04H1/04 | 分类号: | E04H1/04;E04D13/18;H02J7/35;H02S10/12;A01C2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上海市徐汇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空结构 太阳能发电装置 建筑主体结构 蓄电池 光照系统 多功能建筑 土地利用率 小区 果园 建造 农田 绿化 种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建筑及多功能小区,包括设于地面以下的地库结构、设于地面以上的架空结构以及设于架空结构上的建筑主体结构;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设于建筑主体结构的顶部;蓄电池,蓄电池与太阳能发电装置相连接;光照系统,光照系统设于架空结构的上部,光照系统与蓄电池相连接。本发明将建筑主体结构设置在架空结构上,以实现在一层建造绿化、农田、果园等种植用途,提高土地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建筑。
背景技术
现有的城市建筑通常大量占用土地资源,减小了农民的耕种面积和绿化面积。城市建筑内产生的垃圾处理困难,需要运输、焚化或填埋,影响环境,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综合土地资源利用、增加土地种植范围的多功能建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建筑,其中,包括设于地面以下的地库结构、设于地面以上的架空结构以及设于所述架空结构上的建筑主体结构;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设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的顶部;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相连接;光照系统,所述光照系统设于所述架空结构的上部,所述光照系统与所述蓄电池相连接。
上述的多功能建筑,其中,还包括:灌溉系统,所述灌溉系统设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内,所述灌溉系统包括:集水槽,所述集水槽设置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的顶部;蓄水池,若干所述蓄水池设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内,若干所述蓄水池均与所述集水槽相连接。灌溉管路,所述灌溉管路设置于所述架空结构的上部;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连接若干所述蓄水池与所述灌溉管路。
上述的多功能建筑,其中,所述灌溉系统还包括:沙滤装置,所述沙滤装置设于所述集水槽和若干所述蓄水池之间。
上述的多功能建筑,其中,还包括: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包括:泄水管,若干所述泄水管分别与若干所述蓄水池相连接;排水总管,若干所述泄水管均与所述排水总管相连接。
上述的多功能建筑,其中,还包括:施肥系统,所述施肥系统包括:沼气池,所述建筑主体结构内具有排污系统,所述沼气池与所述排污系统相连接;施肥管路,所述施肥管路埋设于所述架空结构内的地面以下或铺设于所述架空结构内的地面以上,所述施肥管路与所述沼气池相连接。
上述的多功能建筑,其中,还包括:风能发电系统,所述风能发电系统设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的顶部,所述风能发电系统与所述蓄电池相连接。
上述的多功能建筑,其中,还包括:垃圾排放口,所述建筑主体结构的每一层内均设有一所述垃圾排放口;垃圾排放管道,若干所述垃圾排放口分别与所述垃圾排放管道相连接。
一种多功能小区,其中,包括若干上述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建筑,若干所述多功能建筑之间设有连廊。
上述的多功能小区,其中,所述连廊采用玻璃钢材质。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将建筑主体结构设置在架空结构上,以实现在一层建造绿化、农田、果园等种植用途,提高土地利用率。
(2)本发明将太阳能、风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光照系统将电能转化为光照,解决了架空结构内的土地光照问题。
(3)本发明具有雨水系统,并能够转化为日常用水,或直接用于架空结构内的土地灌溉。
(4)本发明设有施肥系统,将建筑主体结构内的排污系统收集至沼气池内,生产沼气的同时采用沼液对架空结构内的土地施肥。
(5)本发明的地面以下具有地库结构,能够作为车库、超市、工厂等用地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天祜,未经袁天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51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