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止血手术刀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4811.2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6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勇;杜策之;袁志山;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1 | 分类号: | A61B17/3211;B24B3/60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陈文福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刀 止血 微沟槽 刀刃 止血药物 超亲水 刀体 微结构 制造 侧面 吸附 激光表面改性 组织热损伤 精密加工 快速加工 手术过程 微纳加工 止血效果 侧表面 锋利度 两侧面 前刀刃 外侧壁 抛光 开刃 毛坯 磨削 微创 下端 医疗器械 浸润 加工 | ||
一种止血手术刀,涉及医疗器械精密加工和激光表面改性领域。其内容包括刀体,刀体的两侧面均设有多个表面微沟槽,表面微沟槽的下端与刀刃的外侧壁连接,所述表面微沟槽为超亲水微结构,一种止血手术刀的制造方法的步骤:首先,制造手术刀毛坯;然后,对手术刀进行磨削开刃;然后,刀体和刀刃侧面进行抛光;然后,在手术刀刀刃侧面加工超亲水微结构;最后,手术前刀刃侧表面浸润止血药物溶液。本发明能快速加工出具有较好锋利度和表面可吸附止血药物溶液的手术刀,通过微纳加工工艺在手术刀刀刃侧面制造具有超亲水结构的表面微沟槽,通过吸附止血药物实现手术过程中无附加组织热损伤的实时止血,对于微创类手术,止血效果更为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精密加工和激光表面改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止血手术刀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仿生学的发展,研究者们开始重视仿生功能性表面的研究(如超亲水、超疏水表面的构建等),而微纳加工技术的成熟使得大面积制造带微纳结构的功能性表面成为可能。高能束加工、微压印、刻蚀加工、表面腐蚀等加工工艺可大面积制造表面微纳结构。但是表面微纳结构的收纳能力非常有限。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刀切割皮肤会不可避免的导致出血现象。对于现有的微波手术刀、高频电刀等具有止血功能的手术刀来说,其原理均是将切口附近组织烧蚀,使蛋白质变性从而实现止血。若能通过手术刀直接将药物输送至切割处毛细血管则可大大减少止血过程中的附带损伤,尤其对于微创类手术,需要止血药剂量非常小,但对精度要求更加苛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止血手术刀,该手术刀可在手术过程中减少患者出血量。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止血手术刀的制造方法,可以制备不同类型的具有超亲水结构的刀具。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止血手术刀,包括手术刀,手术刀包括刀体、刀刃及表面微沟槽,所述刀体的两侧面均设有多个表面微沟槽,表面微沟槽的下端与刀刃的外侧壁连接。
所述表面微沟槽为超亲水微结构,表面微沟槽的各微沟槽之间相互平行。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手术刀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造手术刀毛坯,
S2、磨削开刃,
S3、手术刀侧刃抛光,
S4、加工具有亲水微结构的表面微沟槽,
S5、手术前刀刃侧表面浸润止血药物溶液。
在手术过程中将吸附有止血药物溶液的侧面物通过手术刀表面亲水微流道送至切入区域,对切断面毛细血管出血进行止血。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制造手术刀毛坯的材料为生物相容性较好的刚性材料,具体有陶瓷、碳钢、金刚石、非晶合金。
所述步骤S2中,采用粒度为800-3000#的砂轮对手术刀毛坯进行开刃,砂轮线速度20-200m/s,采用水冷降温,冷却水流量1-15L/min,开刃后刀刃侧表面粗糙度Ra为0.05-0.8μm。
所述步骤S3中,采用涂有抛光膏的毛绒抛光头对磨削开刃后的手术刀毛坯进行侧刃口抛光,压强为0.1-0.5kg/cm2,抛光时长2-10min,抛光后表面粗糙度Ra0.05-0.5μm。
优选地,所述抛光膏的粒度为0.5-1.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48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安全松解器
- 下一篇:一种无芯穿刺器的前部的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