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进行指标干预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4043.0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6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京;涂威威;李南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四范式(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G16H5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展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52 | 代理人: | 王明远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进行 指标 干预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进行指标干预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获取用于针对输入样本提供输出结果的运算机制,其中,输入样本包括多个指标;确定多个指标之中的可控指标与响应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可控指标为其取值可被调整的指标集合,响应指标为其取值本身难以调整但可根据可控指标的变化而变化的指标集合;基于映射关系,对输入样本的可控指标进行调整,以使得运算机制针对调整后的输入样本进行运算得到的输出结果满足预定需求;以及提供可控指标的调整结果以用于进行指标干预。由此,根据可控指标的调整结果进行指标干预,就可以促成期望的运算输出,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说来涉及数据科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进行指标干预的方法、用于进行指标干预的装置、计算设备及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通过构建运算机制(例如,预测模型(例如,机器学习模型)、一条或多条规则的规则集合、函数运算等)来提供针对输入样本的输出结果,是目前工业生产、金融、医疗、日常生活等领域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例如,可以通过构建预测模型,对机器的产值或损耗进行预测,以指导工业生产;也可以通过构建收益预测模型,对用户的收益进行预测,以为用户做出决策提供依据;还可以通过构建预测患病概率的模型、预测体重的模型等等,对用户的身体状况进行管理。
在建立运算机制后,对于给定样本,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输出结果。然而,针对被输入对象,往往只是借助运算机制得到了可能的结果,但却并不知悉如何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以获取期望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进行指标干预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进行指标干预的方法,包括:获取用于针对输入样本提供输出结果的运算机制,其中,所述输入样本包括多个指标;确定所述多个指标之中的可控指标与响应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可控指标为其取值可被调整的指标集合,所述响应指标为其取值本身难以调整但可根据所述可控指标的变化而变化的指标集合;基于所述映射关系,对输入样本的可控指标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运算机制针对调整后的输入样本进行运算得到的输出结果满足预定需求;以及提供可控指标的调整结果以用于进行指标干预。
可选地,所述运算机制包括以下项之中的至少一项:机器学习模型、规则集合、函数运算。
可选地,所述运算机制为针对预测问题提供预测结果的预测模型,其中,所述输入样本为预测模型的预测样本,其特征包括与预测问题相关的多个指标。
可选地,确定多个指标之中的可控指标与响应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根据样本集中样本的特征所包括的多个指标,构建用于基于可控指标的取值预测响应指标的取值的模型,以确定可控指标与响应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根据样本集中样本的特征所包括的多个指标,构建用于基于静态指标的取值和可控指标的取值预测响应指标的取值的模型,以确定可控指标与响应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静态指标为其取值不可改变的指标集合。
可选地,确定多个指标之中的可控指标与响应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根据先验知识,确定多个指标之中的可控指标与响应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对可控指标进行分组,以将可控指标中具有联动关系的指标划分到同一组,对预测样本的特征之中的可控指标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在可控指标的取值范围内,基于同一组内的指标间的联动关系、以组为单位对可控指标进行调整。
可选地,联动关系包括相关关系和/或因果关系,对可控指标进行分组的步骤包括:通过计算的方式来确定可控指标中具有相关关系的指标,以将可控指标中存在相关关系的指标划分到同一组;以及/或者根据外部输入确定可控指标中存在因果关系的指标,以将可控指标中存在因果关系的指标划分到同一组。
可选地,通过计算的方式来确定可控指标中具有相关关系的指标的步骤包括:通过独立性校验的方式计算可控指标中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四范式(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第四范式(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40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苯基噁二唑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