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蟾蜍生态养殖系统及套养套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2980.2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8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崇州市至诚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G9/12;A01G9/14;A01G22/00;A01K61/10;A01K61/40;A01K6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丁国勇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水池 蟾蜍 生态养殖系统 顶部设置 棚架 套养 套种 钢管 养殖 地垄 水池 爬藤植物 蟾蜍养殖 尼龙网 浅水区 深水区 喂食器 种植区 沙层 土地资源 栽种 农作物 铺设 水产 收益 外部 种植 | ||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蟾蜍生态养殖系统,包括地面,所述地面上开设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底部铺设有沙层,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水池浅水区,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水池深水区,所述蓄水池内养殖有水产,所述地面上固定安装有棚架钢管,所述棚架钢管的顶部设置有尼龙网,所述地面的顶部修筑有地垄,所述地面的顶部设置有人工喂食器,所述地垄的顶部栽种有农作物,所述地面的顶部设置有位于棚架钢管外部的爬藤植物种植区。该蟾蜍生态养殖系统及套养套种方法,最大程度有效的利用了土地资源,从而尽可能多的为我们带来收益的同时,还实现了以蟾蜍养殖为主,其它养殖种植为辅的套养套种的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蟾蜍生态养殖系统及套养套种方法。
背景技术
蟾蜍也叫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和癞疙宝,在我国主要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同时促进了蟾蜍养殖技术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着缺陷,现有蟾蜍养殖场主要是以下几种:一、选择自然环境中池塘、河边或田地,用围栏圈出养殖区域放养蟾蜍,这类场地缺点是:环境复杂,人工管理难度大,食物缺乏,蟾蜍易集中扎堆在一起,场地利用率不高,久之蟾蜍免疫力低下,易生病甚至死亡;二、采用室内或大棚人工饲养蟾蜍,缺点是:室内或大棚内的环境与野外环境差别极大,由于接触不到自然界的食物和刺激以及对人工创造环境的不适应,营养不均衡体质差,易生病且药效不好,而且夏季降温难度大,容易因高温造成大面积死亡;三、更有甚者,直接将青蛙养殖场地稍作更改,用于蟾蜍养殖,缺点是:虽然同为两栖动物,但并不同类,一是蛙科,一是蟾蜍科,二者长得很像,习性却大不相同,青蛙皮肤表面有粘膜,善长水中生活,而蟾蜍表皮无粘膜,水中久泡会因水肿而死亡,因此,拿外陆区、内陆区加环形水池的典型青蛙养殖场地来养殖蟾蜍不实用,看着好,其实没有针对性,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故而提出了一种蟾蜍生态养殖系统及套养套种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蟾蜍生态养殖系统及套养套种方法,具备成活率高,便于人工管理节省人力资源,土地有效利用率高,提高收益等优点,解决了现有蟾蜍养殖场主要是以下几种:一、选择自然环境中池塘、河边或田地,用围栏圈出养殖区域放养蟾蜍,这类场地缺点是:环境复杂,人工管理难度大,食物缺乏,蟾蜍易集中扎堆在一起,场地利用率不高,久之蟾蜍免疫力低下,易生病甚至死亡;二、采用室内或大棚人工饲养蟾蜍,缺点是:室内或大棚内的环境与野外环境差别极大,由于接触不到自然界的食物和刺激以及对人工创造环境的不适应,营养不均衡体质差,易生病且药效不好,而且夏季降温难度大,容易因高温造成大面积死亡;三、更有甚者,直接将青蛙养殖场地稍作更改,用于蟾蜍养殖,缺点是:虽然同为两栖动物,但并不同类,一是蛙科,一是蟾蜍科,二者长得很像,习性却大不相同,青蛙皮肤表面有粘膜,善长水中生活,而蟾蜍表皮无粘膜,水中久泡会因水肿而死亡,因此,拿外陆区、内陆区加环形水池的典型青蛙养殖场地来养殖蟾蜍不实用,看着好,其实没有针对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崇州市至诚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崇州市至诚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29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肠二醇和/或肠内酯的生物转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牛蛙养殖自动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