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2851.3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8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24;H01Q1/36;H01Q1/50;H01Q1/52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结构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该天线结构包括金属框体,金属框体内设置有补强钢板,金属框体下端设置用于实现主集发射和接收的下天线,金属框体上端设置用于实现分集接收的上天线,下天线设置有对应的下天线馈点,上天线设置有对应的上天线馈点;上天线馈点设置在金属框体上端一侧的转角处,下天线馈点设置在金属框体下端一侧的转角处,上天线馈点与所述下天线馈点对角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中天线结构中金属框体连成一体无断点,保证安装该天线结构的电子设备外观的同时,提高电子设备天线性能,同时上天线馈点与下天线馈点对角设置,可以减少上下两个天线之间的干扰,增加隔离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电子设备的结构和功能也在不断提出新的需求,比如要求更小的设备规格、更大的屏占比、手感更佳的金属壳体等。在这一设计理念的要求下,在天线区域会放置越来越多的器件,从而导致天线的空间环境越来越复杂。在有限的空间环境下,设计出满足多频段需求的手机天线成了难点。
现在的金属框天线设计,都需要在金属框上开断点,断点部分用塑料填充,颜色无法做到和金属框一致,影响外观。随着潮流发展,人们对外观要求越来越高,大家都在追求一体化光滑无中断的金属质感外观,这也要求在设计时,需要在金属框整体一圈不开断点的情况下寻找天线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天线结构中金属框体连成一体无断点,保证安装该天线结构的电子设备外观的同时,提高电子设备天线性能,同时上天线馈点与下天线馈点对角设置,可以减少上下两个天线之间的干扰,增加隔离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结构,所述天线结构包括金属框体,所述金属框体内设置有补强钢板,所述金属框体下端设置有用于实现主集发射和接收的下天线,所述金属框体上端设置有用于实现分集接收的上天线,所述下天线设置有对应的下天线馈点,所述上天线设置有对应的上天线馈点;
所述上天线馈点设置在所述金属框体上端一侧的转角处,所述下天线馈点设置在所述金属框体下端一侧的转角处,所述上天线馈点与所述下天线馈点对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分别由所述下天线馈点左右两侧的金属框体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下天线馈点设置在所述金属框体左下角转角处,所述第一天线设置在所述下天线馈点右侧,所述第一天线为所述金属框体底端第一预设长度的金属框体,用于实现低频天线性能;
所述第二天线设置在所述下天线馈点左侧,所述第二天线为所述金属框体左侧边第二预设长度的金属框体,用于实现中高频天线性能;
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远离所述下天线馈点的末端与所述补强钢板连通,以实现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上天线包括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分别由所述上天线馈点左右两侧的金属框体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上天线馈点设置在所述金属框体右上角转角处,所述第三天线设置在所述上天线馈点左侧,所述第三天线为所述金属框体底端第三预设长度的金属框体,用于实现低频天线性能;
所述第四天线设置在所述上天线馈点左侧,所述第二天线为所述金属框体右侧边第四预设长度的金属框体,用于实现中高频天线性能;
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远离所述上天线馈点的末端与所述补强钢板连通,以实现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下天线馈点对应的金属框体侧边与所述补强钢板间隔第一缝隙,所述上天线馈点对应的金属框体侧边与所述补强钢板间隔第二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下天线馈点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用于调谐低频和中高频的调谐开关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28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