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打磨头钢轨打磨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0061.1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6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健;周坤;丁昊昊;师陆冰;王瑞祥;刘启跃;郭俊;周仲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 代理人: | 陈树明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磨 钢轨 实验 装置 | ||
一种单打磨头钢轨打磨实验装置,其构成主要是:基座左部的主轴与直流变频电动机的输出轮相连;主轴右端连接有磨石;基座的右部固定有气缸,气缸左侧的输出轴与立板连接,立板的左侧面固定有纵向的滑轨,与滑轨配合的滑块上连接纵向的滑板,滑板中部左侧的凹槽内嵌合有纵向的旋转条,滑板端部的挡板通过螺钉与旋转条端部挡板的螺纹孔连接;旋转条的左侧面螺栓固定有纵向的钢轨试样;钢轨试样位于磨石的右侧;基座的右部还固定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齿轮;滑板上部的左侧固定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钢轨试样上设有热电偶应变片。该装置能更真实地模拟现场打磨中钢轨与磨石间的相互作用,能为现场钢轨打磨提供更全面、可靠的试验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打磨头钢轨打磨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高速发展,轮轨间传递的载荷日益增大,钢轨磨耗、 损伤等现象也日趋严重。与更换受损钢轨相比,钢轨打磨是最为经济有效的钢 轨表面维护和保养措施。利用钢轨打磨进行钢轨表面定期维护,是铁路部门钢 轨养护、维修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钢轨打磨不仅可以有效去除钢轨表面的 疲劳裂纹,波磨,剥离等损伤,还能减缓钢轨疲劳裂纹的产生与扩展,修正钢 轨廓形,保持钢轨的平顺度,使轮轨保持良好的接触状态,避免轮轨动态接触 力的增大,减少轮轨之间的冲击和磨耗;有效改善轮轨匹配关系,延长钢轨使 用寿命,保证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钢轨打磨是利用高速旋转的磨石去除钢轨表面材料的过程。磨石以一定角 度安装在钢轨打磨车上,通过打磨电机驱动磨石以一定转速旋转,在液压缸的 推动下与钢轨表面接触;与此同时钢轨打磨车沿着钢轨前进,对整条受损线路 钢轨进行打磨作业。钢轨打磨过程中钢轨与磨石界面存在复杂的材料去除和摩 擦学行为;钢轨打磨的效率和打磨后的钢轨质量受磨石转速、打磨压力、进给 速度、打磨角度、砂轮特性等打磨参数的影响。当前,我国钢轨打磨技术还处 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钢轨打磨标准,特别是打磨参数的设定、打 磨周期的确定、磨石的选取等凭经验。另外打磨过程中磨石与钢轨的相互作用 机理也不清楚,钢轨打磨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通过室内模拟现场钢轨打磨作 业的钢轨打磨试验,能探明钢轨打磨机理、打磨参数与打磨质量及效率的关系, 进而为现场钢轨打磨作业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
当前的钢轨打磨实验机,主要由可旋转的砂轮和两个固定的钢轨试块组 成,实验过程中旋转的砂轮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与两钢轨试块相接触,对钢轨 试块进行打磨,进而得出砂轮类型、砂轮旋转速度、打磨压力与钢轨打磨质量、 效率的关系。但因磨石其钢轨试块固定,磨石角度也固定,不能实现磨石与钢 轨在纵向运动中的接触角度的调节,从而不能模拟现场钢轨打磨过程中打磨列 车上的多个不同角度的磨石在钢轨上的打磨运动,与实际钢轨打磨工况存在较 大差距,不能真实模拟现场钢轨打磨过程中钢轨与磨石的相互作用;其实验结 果的全面性、可靠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打磨头钢轨打磨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能更真 实地模拟现场打磨过程中钢轨与磨石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更可靠、准确, 能为现场钢轨打磨作业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试验依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打磨头钢轨打磨实验 装置,其构成是:
基座的左部通过两个轴承固定有主轴,主轴通过皮带与直流变频电动机的 输出轮相连;主轴右端固定连接有竖直的磨石夹具,磨石夹具上螺栓连接有磨 石;
基座的右部固定有气缸,气缸左侧的输出轴与立板固定连接,立板的左侧 面固定有纵向的滑轨,与滑轨配合的滑块上连接有纵向的滑板,滑板中部左侧 的半圆形凹槽内嵌合有纵向的旋转条,滑板端部的挡板通过螺钉与旋转条端部 挡板的多个螺纹孔中的一个螺纹孔连接;旋转条的左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纵向 的钢轨试样;钢轨试样位于磨石的右侧;
基座的右部还固定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左侧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齿轮;滑 板上部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0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雾试验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转轮除湿机的自循环测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