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请求返回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6327.5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4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韩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8 | 分类号: | G06F8/38;G06F16/953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黄耀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返回数据 控件 变量标识 计算机存储介质 计算机设备 数据类 封装 嵌入 数据库 数据处理领域 接口获取 网络请求 异步编程 映射关系 调取 数组 写入 存储 指令 携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请求返回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可以提高返回数据的写入效率。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调取异步编程接口获取网络请求对应的返回数据;根据所述返回数据携带的变量标识将所述返回数据以数组的形式存储至预先封装的数据类中与所述变量标识对应的控件的数据库中,得到各个控件对应的返回数据,所述预先封装的数据类中定义有变量标识与界面中控件之间的映射关系;当接收到返回数据嵌入指令时,分别将所述各个控件的数据库中的所有返回数据批量嵌入对应的所述各个控件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请求返回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互联网应用开发过程中,网络数据请求是必不可少的。当服务器成功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后,后台程序会对数据请求进行处理,通过接口产生返回数据包发送至客户端,进一步客户端对返回数据包进行解析成所需要的数据格式,并显示在应用界面中。
在实际应用中,应用界面相当于一个屏幕,由多个控件组合而成,在客户端接收到返回数据包后,会对返回数据包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得到的数据写入不同的控件中。
然而,在对返回数据包中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不同控件所需要的数据是不同的,需要根据控件在界面中的位置从返回数据包中逐个去筛选控件所需要嵌入的数据,再将相应的数据嵌入到不同的控件中,使得每个控件写入任务都需要依赖上一个控件写入任务的完成才可以执行,任务逻辑嵌套繁琐,导致请求返回数据写入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请求返回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目前请求返回数据写入效率较低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请求返回数据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调取异步编程接口获取网络请求对应的返回数据;
根据所述返回数据携带的变量标识将所述返回数据以数组的形式存储至预先封装的数据类中与所述变量标识对应的控件的数据库中,得到各个控件对应的返回数据,所述预先封装的数据类中定义有变量标识与界面中控件之间的映射关系;
当接收到返回数据嵌入指令时,分别将所述各个控件的数据库中的所有返回数据批量嵌入对应的所述各个控件中。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调取异步编程接口获取网络请求对应的返回数据包括:
通过调取异步编程接口关联网络请求,监控服务器中是否接收到网络请求事件;
如果服务器接收到网络请求事件,调用预先注册的接口函数拦截网络请求对应的返回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网络请求对应的返回数据为服务器根据布局文件生成需要写入各个控件中的数据,所述布局文件记录有页面框架内布局的控件信息,在所述通过调取异步编程接口获取网络请求对应的返回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页面框架内布局的控件信息,预先定义与控件信息对应的变量标识;
按照预设绑定规则将所述与控件信息对应的变量标识封装至数据类中各个控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返回数据携带的变量标识将所述返回数据以数组的形式存储至预先封装的数据类中与所述变量标识对应的控件的数据库中,得到各个控件对应的返回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返回数据携带的变量标识从预先封装的数据类中查找与所述变量标识对应的控件的数据库中;
按照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返回数据以数组的形式存储至数据类中与所述变量标识对应的各个控件的数据库中,得到各个控件对应的返回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63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