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5863.3 | 申请日: | 201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3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陶建华;张春春;梅德毅;毛中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建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04 | 分类号: | E03B1/04;E03C1/02;E03C1/04;E03C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 水过滤装置 高位水箱 浴室 循环利用系统 水利用装置 中水回收 供水管 卫生间冲水装置 水资源利用 雨水收集槽 排水装置 水提升装置 测量装置 节水装置 排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涉及测量装置,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一种中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槽、连通在雨水收集槽的水过滤装置,连通在水过滤装置的水提升装置,以及连通在水过滤装置的水利用装置,所述水利用装置包括高位水箱,以及位于高位水箱下方的浴室,所述浴室包括连通在高位水箱的供水管、连通在供水管的节水装置、以及用于为浴室排水的排水装置,所述高位水箱用于接收水过滤装置的水后流向浴室的供水管,所述水利用装置还包括卫生间冲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连通卫生间冲水装置。本发明解决了水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的技术问题,具有水资源利用更加充分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中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人们对水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使大自然的淡水资源日益降低,所以节水成为了社会上环境保护的重点之一。
中水回收循环利用是将被使用过的中水在再次回收利用的装置,现有技术中,一般都在回收中水之后用作浇花或灌溉,其水资源利用不够充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它具有更加充分的利用水资源的优点。
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中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槽、连通在雨水收集槽的水过滤装置,连通在水过滤装置的水提升装置,以及连通在水过滤装置的水利用装置,所述水利用装置包括高位水箱,以及位于高位水箱下方的浴室,所述浴室包括连通在高位水箱的供水管、连通在供水管的节水装置、以及用于为浴室排水的排水装置,所述高位水箱用于接收水过滤装置的水后流向浴室的供水管,所述水利用装置还包括卫生间冲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连通卫生间冲水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雨水收集槽进行收取雨水,雨水收集槽起到了倒流的作用,雨水经过水过滤装置后经过高位水箱,供浴室使用,浴室使用后的水再流经卫生间,为卫生间冲水,让水分层级利用,更大程度的利用的水资源。
进一步的,高位水箱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水箱水位的水位控制装置,所述水位控制装置包括:
液位检测模块:位于高位水箱内,用于检测高位水箱水位并发出检测信号;
液位控制模块:耦接于液位检测模块,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后发出控制信号;
执行模块:耦接于液位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后为高位水箱添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液位检测模块检测水箱内的水位,当水位低于一定高度时控制模块接收检测信号控制执行模块箱水箱内注水,通浴室中的使用者使用,取消了人工蓄水的工作,减少人力。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控制模块包括串联在液位传感器上的继电器KM1,所述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KM1-1串联有用于控制水箱进水管通断的第一阀门,所述继电器KM1的另一个常开触点KM1-2串联有用于将过滤后的水抽入水箱的水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液位传感器触发后,继电器KM1得电,继电器KM1-1的常开触点KM1-1闭合,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KM1-2闭合,第一阀门打开,水泵通电,水被水泵从过滤装置提升至高位水箱中,能够在水箱内的水不足时自动为高位水箱供水。
进一步的,所述节水装置包括连通在供水管上的淋浴喷头,以及用于控制淋浴喷头出水的第二阀门,所述淋浴喷头下方设置用用于控制第二阀门通断的开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关控制阀门的通断,进而控制淋浴喷头出水,操作更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为感应开关,所述节水装置还包括水阀控制模块,所述水阀控制模块串联于感应开关,用于控制第二阀门的通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建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建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5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