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养殖鲟鱼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4879.2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2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谢宗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西市秀美边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7/02;A23K50/80;A23K5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牙斐颖 |
地址: | 5338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鲟鱼 金鱼藻 水鸭 水体 立体养殖 蚯蚓 采食 排泄物 鲤鱼养殖 消化吸收 蚯蚓处理 蚯蚓消化 养殖水 饵料 沉入 共生 分解 水面 饲养 净化 吸收 申请 种植 | ||
本发明涉及鲤鱼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体养殖鲟鱼的方法,本申请采用水面养殖水鸭,水鸭的排泄物被种植于水体中的金鱼藻消化吸收,从而净化,金鱼藻不能完全分解的部分沉入水底被蚯蚓消化吸收,金鱼藻和浮在水体中的蚯蚓会被鲟鱼采食,从而能减少鲟鱼对饵料的需求形成“水鸭——金鱼藻、蚯蚓处理水体——鲟鱼采食金鱼藻、蚯蚓”的良好共生环境;能有效提高水鸭、鲟鱼的饲养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鲤鱼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体养殖鲟鱼的方法。
【背景技术】
鲟鱼又称鲟龙鱼,是世界上少数之一生活在水中的活化石,是所有鱼类中营养价值最高的一种鱼类,在我国早就有“龙的化身为鲟龙鱼的顿悟”一说。鲟龙鱼属于一种珍稀鱼种,也属于大中型经济鱼类。鲟龙鱼目前鲟龙鱼已经实现了人工养殖,但是,其对养殖条件要求极高,要求适合的pH值、溶解氧和极高的水质,而且其对水中的氯很敏感。
水鸭,肉质鲜美,其经济效益高,如果能将水鸭与鲟鱼进行套养,即采用立体养殖将能有效提高鲟鱼和水鸭的经济价值;但是在立体养殖过程中,水鸭的排泄物会污染水体,而鲟鱼对水质要求极高,将会造成立体养殖的困难是养殖过程中最简单、省时省力的养殖方法,由于,采用立体养殖如何提高水质、改善水质,创造适合鲟鱼、水鸭的生长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链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立体养殖方法,即能很好的对鲟鱼和水鸭进行套养降低养殖用地,节省人力物力,有效促进鲟鱼与水鸭共同生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体养殖鲟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池塘组的建设:池塘组包括1个水处理池和若干个养殖池组成的养殖池组,水流从水处理池流向养殖池,水处理池和养殖池的池壁池底均为泥土材质,所述水处理池的进水口设置有水处理包,出水口设置有水过滤包;所述水处理池与养殖池组的体积比为1:4-6;所述养殖池的深度为2m-3m;
(2)养殖池预处理:在养殖鲟鱼前向养殖池内铺上一层厚度为1cm-3cm的中药粉进行消毒;消毒5-7天后,向养殖池中施加一层厚度为5cm的基地肥,堆沤20d后进行一次翻犁,使基底肥、中药粉和泥土充分混合;
(3)投放蚯蚓:按照7g/m2-10g/m2的投放量向步骤(2)预处理后的养殖池投放蚯蚓;单条蚯蚓的长度不超过2cm;
(4)种植水生生物:步骤(3)的蚯蚓投放20d后,开始向池塘组中注水,待水满后,向养殖池中种植萌发后的金鱼藻;
(5)投放鱼苗:种植金鱼藻后15d向养殖池中投入鲟鱼种,所述鲟鱼种的投种量为每亩90尾-100尾,每尾草鱼种的长度为7cm-10cm,投入鲟鱼种后就开始向养殖池中投喂饵料,所述饵料的投喂量为每次每亩90kg-120kg,每隔2-3天投喂一次;
(6)养殖水鸭:投放鱼苗30d后在养殖池面养殖水鸭;水鸭每天投放青饲料2次。
进一步的,所述养殖池的个数为3-6个。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水处理包内的处理物由金银花、火麻叶和陈皮按照质量比为1:2-4:3-5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的水过滤包内的滤水介质由柳树叶、柠檬片、椰子壳和棕榈皮按照质量比为1-3:2-5:1-3:3-6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养殖池的池水pH值为6-8;温度为25℃-27℃。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的中药粉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18份-23份的木菠萝籽、19份-28份的柳树皮、8份-19份的茴香、15份-23份的木瓜籽和9份-21份的荷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西市秀美边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靖西市秀美边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48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