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红外多光谱成像快速无损评价鱼肉脂肪氧化程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32351.1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6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成军虎;吕啸野;孙大文;韩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63 | 分类号: | G01N21/3563;G01N21/359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向玉芳;李本祥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光谱 成像 快速 无损 评价 鱼肉 脂肪 氧化 程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近红外多光谱成像快速无损评价鱼肉脂肪氧化程度的方法;该方法先从0天开始,间隔天数为1或者2天,制备鱼肉样本并冷藏不同天数,冷藏天数最长不超过7天,获取冷藏天数不同的N个鱼肉样本;利用多光谱成像系统对不同储藏天数的鱼肉样本进行扫描;分析多光谱图像信息,提取鱼片样本的多光谱中心波长处对应的反射光谱值,测定鱼肉样本的脂肪氧化情况,用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表示;建立鱼肉脂肪氧化指标TBARS值的预测模型:测定待测鱼肉样品的TBARS值来判定鱼肉的氧化程度。本发明采用多光谱成像技术评价鱼肉脂肪氧化程度,降低了传统方法所需时间,增强了检测效率,可以有效实现快速、无损、非接触在线检测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品质安全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近红外多光谱成像快速无损评价鱼肉脂肪氧化程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鱼肉味道鲜美,富含动物蛋白及特殊脂肪酸,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鱼死后,在内源酶与微生物作用下,鱼体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导致鱼肉腐败变质而失去食用价值。其中,脂肪氧化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脂肪氧化易引起鱼肉的酸价、羰基价和硫代巴比妥酸值升高而产生酸、醛、酮类以及各种氧化物导致鱼肉酸败,不但改变了肉品的感官性质,而且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其高度氧化易产生致癌物质。因此,快速、准确监控鱼肉的脂肪氧化,关系着人们的饮食安全,也对鱼肉及其相关产品的加工与储藏过程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传统测定脂肪氧化的方法大多基于过氧化物值(POV)、酸价(AV)、和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来评价脂肪氧化的程度。中国发明专利201110326420.5公开了一种动物组织脂肪氧化酶活性的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先配制粗酶液和底物液,然后于粗酶液中加入10倍体积的底物液,在20~30℃水浴缓慢震荡,反应20~30min,加入4倍粗酶液体积的无水乙醇终止反应,离心,取上清液0.5mL加入2mL无水乙醇,并用7.5mL质量浓度为60%乙醇稀释成测定液,并制备空白对照液,于234nm处测定吸光度;最后绘制脂肪氧化酶酶活力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将测得的吸光度与反应体系中脂肪氧化酶浓度相对应,根据脂肪氧化酶标准样品的酶活力单位,将不同样品的脂肪氧化酶活力进行量化。
中国发明专利201410177638.2公开了一种腌腊肉制品氧化变质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腌腊肉制品气味物质的种类及变化,检测结果显示:当储存过程中出现哈喇特征气味后,发现腌腊肉制品存在2,4-庚二烯醛、3-辛烯-2-酮、反-2-辛醛、2-十三烯醛、2,4-葵二烯醛、2-十一烯这六种物质的一种或多种物质,将每种产品对应的这六种物质的一种或多种与其感官、过氧化值指标对比分析,发现这六种物质不仅出现在出现哈喇气味后,在氧化的初期也存在,并存着储存时间的增加,含量逐渐增加。
上述现有技术方法都是在传统测定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虽然可以实现快速准确测量,但这些测试方法都存在操作费时耗力,步骤繁琐,属于破坏性检测,不能适用于大规模的样品,而且不能实现实时在线检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红外多光谱成像快速无损评价鱼肉脂肪氧化程度的方法,在不破坏鱼肉样品的前提下,可实现大规模样品的鱼肉品质安全的快速无损检测。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近红外多光谱成像快速无损评价鱼肉脂肪氧化程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0天开始,间隔天数为1或者2天,制备鱼肉样本并冷藏不同天数,冷藏天数最长不超过7天,获取冷藏天数不同的N个鱼肉样本,N大于90,并随机分成M组,M为3-20的整数;
(2)利用多光谱成像系统对不同储藏天数的鱼肉样本进行扫描,共得到N个鱼肉样本的多光谱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23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