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损数据采集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32051.3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3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马德荣;潘健翔;储海峰;龚成龙;孙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宁海县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浙江天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C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15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采集 分析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损数据采集分析装置,数据采集箱内部贯穿有线缆,数据采集箱内壁上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多个第一滚轮,第一滚轮上均安装有第二电机和蓄电池,蓄电池上通过连接杆安装有蓝牙发射器,蓝牙发射器上安装有摄像头,数据采集箱的外壁上安装有照片存储器,照片存储器上安装有蓝牙接收器,数据采集箱上端安装有第一安装轴,第一安装轴上安装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一电机安装座,第一电机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周安装有滚轮,第一安装板上方通过第二安装板安装有承载板,承载板内设有与滚轮配合的导向槽。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线损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监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损数据采集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力公司通过不断完善台区线损的改造和管理,台区线损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依然存在很多高损、负损和线损异动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数据源问题和数据分析问题。
数据源问题:
(1)抄表质量问题:目前的管理模式下,抄表工作主要依靠人工,抄表质量直接影响到线损管理中的供售电量数据。即使使用智能抄表设备,也存在设备损坏导致漏抄和误抄的情况。抄表质量问题成为台区线损最大的内忧。
(2)违窃故障问题:面对数量庞大的低压客户群体,违章用电、窃电、表计故障等造成的少计、漏计时有发生,形成损耗,同时也扰乱了正常的用电秩序,成为通过台区线损管理进行整治的重点对象。
(3)户变关系问题:一些台区由于资料遗失,一时难以核查清楚。户变不清的台区统计线损失真,严重干扰了台区线损管控的效果。
(4)关口计量问题:用电信息系统中台区关口无表、表号不对、变比不对的情况依然存在。
数据分析问题:
(1)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支撑下,低压线损从一个抄表周期统计一次变为每天。统计、分析周期的缩短,对业务办理的各个环节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需要信息系统满足各类业务办理中对数据块的快捷方便处理的要求。
(2)线损数据管理及分析能力较弱。线损超标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到生产、营销工作的方方面面,与各供电公司基础管理的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对参与线损分析工作员工的各项综合业务素质要求很高,目前对线损超标台区的分析周期较长,不能更加及时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进入21世纪,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不断深入,在多个专业领域建成并应用了多套业务系统,以营配调贯通相关系统为例,包括营销SG186系统、生产管理PMS系统、SCADA系统、电能量采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电网GIS系统等,产生了海量的电网运行数据,这些数据具有典型的大数据4V特征。目前电网企业采用的传统存储和计算技术越来越难以支撑日益增长的海量数据对存储、计算处理的需求,对数据的利用仍然停留在以统计报表为主的浅层应用层面,难以挖掘出新的业务模式和数据蕴含的深层次业务价值,迫切需要采用新的技术进行处理。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线损数据采集装置,得到的线损数据的准确性低,且采集的过程劳动强度大,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时的需求,故此亟需开发一种线损数据采集分析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线损数据采集效率和质量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宁海县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浙江天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宁海县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浙江天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20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抗器的配置检测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电磁干扰识别装置、方法及智能门锁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