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电解液回收装置及其电解液的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1815.7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6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鸣;徐亚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B01D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电解液 回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电解液回收装置及其电解液的回收方法,具体公开了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回收装置,包括密闭罩、电解液液体收集器、抽风机、通气管、溶剂罐、蒸发罐和冷凝器和,所述密闭罩内设置有物料过渡舱,所述电解液液体收集器设置在密封罩内部,并通过输送泵与溶剂罐连接;所述抽风机一端通过通风管与密闭罩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溶剂罐相连;所述溶剂罐通过输送泵与蒸发罐相连,所述蒸发罐与第一冷凝器以及第二冷凝器相连,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溶剂罐相连,所述第二冷凝器与回收罐相连,所述第一冷凝器上方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冷凝器上方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密封罩内具有电池机械拆解装置。本发明装置构造简单,回收效率高,污染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旧电池再生领域,具体设计一种电池电解液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容量大,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是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源。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国家政策的提出,电动汽车行业已经处于发展的高峰期,由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寿命只有三到五年,将会有大量废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等待回收。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主要由有机溶剂和锂盐组成,有机溶剂包括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等,锂盐包括六氟磷酸锂,氯酸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等,这些物质对人体都有或多或少的危害,特别是六氟磷酸锂遇水会释放出具有腐蚀性和剧毒性的氟化氢,因此在电池的回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电解液泄漏与挥发的控制,防止回收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目前国内对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回收搜集过程研究较少,主要方法是通过物理手段将电池开口或者破碎,再通过离心(CN201310290286)、真空(CN201110427431、CN201310374644)、液氮冷冻(CN201410069599)等手段来回收电解液,实际上电解液在电池的物理开口阶段及转移过程已有泄漏,为了克服现有设备的不足之处,本发明将电解液回收系统集成到电池的拆解、烘干与粉碎过程,以防止电池拆解过程中的电解液废液与废气泄漏,达到电解液的回收最大化与安全环保。
发明内容
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解液回收装置,针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回收过程,采用环保无害的方式,实现对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解液的回收利用,避免了电解液对环境的危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回收装置,包括密闭罩1、电解液液体收集器2、抽风机3、通气管4、溶剂罐5、蒸发罐6和冷凝器7和8,
所述密闭罩1内设置有物料过渡舱9,所述电解液液体收集器2设置在密封罩内部,并通过输送泵10与溶剂罐5连接;
所述抽风机3一端通过通风管4与密闭罩1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11与溶剂罐5相连;
所述溶剂罐5通过输送泵12与蒸发罐6相连,所述蒸发罐6与第一冷凝器7以及第二冷凝器8相连,所述第一冷凝器7与溶剂罐5相连,所述第二冷凝器8与回收罐13相连,所述第一冷凝器7上方设置有第一阀门14,第二冷凝器8上方设置有第二阀门15;
所述密封罩内具有电池机械拆解装置。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物料过渡舱具有独立开闭的两个门,第一门与外界连接,而第二门与密封罩连接。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密闭罩1、电解液液体收集器2、抽风机3、通气管4、溶剂罐5、蒸发罐6和第一冷凝器7和第二冷凝器8之间的连接均为密封连接。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池机械拆解装置为固定用机械臂以及电池分割装置。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池分割装置为切割机。
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回收方法,其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废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回收装置进行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18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