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井多油层平面分支多裂缝压裂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30040.1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6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肖良飞;陈柯全;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友邦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C09K8/68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江琴贤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油 平面 分支 裂缝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井多油层平面分支多裂缝压裂工艺,该工艺通过采用粘度不同的高粘前置液与低粘前置液,分两段注入地层,前半段注入高粘前置液与高效降滤失剂的混合液,在地层中压裂出多条裂缝半长大于或等于300m的人工裂缝作为主裂缝,然后在后半段注入低粘前置液,利用后半段的低粘前置液与主裂缝壁面的摩擦剪切,在该主裂缝壁面上造出多条分支缝,从而在整个储层上形成一个复杂的人工裂缝区域;实现同时对多个储层的压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裂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单井多油层平面分支多裂缝压裂工艺。属于油气田生产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中,压裂工艺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增产增注技术,尤其是在低渗油气藏开发过程中,对提高油气田产量与采收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常规的直井或定向井压裂工艺只是在各个油气层上造出一条简单的人工裂缝,该裂缝的有效作用区域与增产、增注效果较小,见效稳定期短,产量递减快,无法满足油气田的长久高效开发要求;而对于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虽然能较好的提高油气田的产量与采收率,但该技术只是通过在水平段上,开展多段压裂,增加人工裂缝密度,造出多条平行的人工裂缝,从而在整体上扩大了单井的人工裂缝的有效作用区域,而实质上并没有扩大单缝上的作用区域效果,而且水平井多段压裂,作业周期长,对压裂液性能要求高,压裂液返排难度较大,容易对储层造成较大伤害,而且返排液通常由于无法再利用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此外,水平井压裂技术通常是针对单层改造,无法对多油气层进行改造。因此,为能更大幅度的提高油气田的产量与采收率,延长高效稳产期,各油气田急需一种新型的经济高效的压裂工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单井多油层平面分支多裂缝压裂工艺,本发明利用不同粘度的前置液,在地层中造出长缝,并在该长缝的基础上压裂出多条分支缝,扩大主裂缝的有效作用区域,从而有效提高油气井产量与采收率,延长高效稳产期的压裂工艺。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单井多油层的平面分支多裂缝的压裂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井多油层平面分支多裂缝压裂工艺,该工艺通过采用粘度不同的高粘前置液与低粘前置液,分两段注入地层,前半段注入高粘前置液与高效降滤失剂的混合液,在地层中压裂出多条裂缝半长大于或等于300m的人工裂缝作为主裂缝,然后在后半段注入低粘前置液,利用后半段的低粘前置液与主裂缝壁面的摩擦剪切,在该主裂缝壁面上造出多条分支缝,从而在整个储层上形成一个复杂的人工裂缝区域;实现同时对多个储层的压裂。
所述的一种单井多油层平面分支多裂缝压裂工艺,具体实施包括步骤如下:
第一步:按配比配置高粘前置液、高效降滤失剂及低粘前置液;
第二步:开始压裂作业,先往混砂车罐内按比例注入高粘前置液与高效降失剂形成混合液;通过压裂泵车泵入地层,在地层中压裂出多条裂缝半长大于或等于300m的人工裂缝作为主裂缝,然后再换注入低粘前置液,通过泵车泵入地层,在该主裂缝的壁面上造出多条分支缝,待注入量达到设计前置液量后,换注携砂液,完成压裂作业;
第三步:打开井口,开始返排;
第四步:下生产管柱投产。
所述高粘前置液:是由1.5%~2.5%氯化二甲基双二十二烷基铵、0.5%~0.8%1-氨基-4-萘磺酸钠 、1.0%~3.0%氯化钾和93.7%~97%水按上述质量比混合而成,其中所述氯化二甲基双二十二烷基铵的化学结构式:【(CH3)2N(C22H45)2】+Cl-;所述高粘前置液在25℃的粘度70~80mPa。
所述高效降滤失剂:是由60%~75%二十二烷基酰胺丙基二甲基甘油基氯化铵、15%~20%松香、5%~25%氯化钠按上述质量比组成,粒径100~18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友邦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友邦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00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