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电子复合延时引信的灭火弹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9793.0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3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旌望;朱晨光;苏宝玉;桂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溧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C11/06 | 分类号: | F42C11/06;F42B12/46;A62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任毅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火弹 延时引信 电子复合 发射器 灭火 传感器组件 燃烧物 环境因素影响 加速度传感器 通信管理系统 连接传感器 过载信号 内部固定 启动瞬间 启动延时 瞄准器 外侧壁 弹器 发动机 复合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子复合延时引信的灭火弹系统,包括发射器、电子复合延时引信和通信管理系统,所述发射器的内部固定有灭火弹,所述发射器的顶端固定有瞄准器,所述发射器的外侧壁一端固定有固弹器;经电子复合延时引信连接传感器组件,由传感器组件可精确的定位灭火弹在燃烧物位置,并且确保了该灭火弹可正常的在该燃烧物上空进行启动灭火,而且通过电子复合延时引信连接发动机的加速度传感器,将其启动瞬间加速度产生的过载信号输入灭火弹复合延时引信,启动延时,确保该传感器组件受环境因素影响而无检测到火焰时,可对灭火弹进行启动灭火,确保该灭火弹有效的进行灭火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灭火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电子复合延时引信的灭火弹系统。
背景技术
灭火弹使用方便,威力大,但如果操作不当,会造成不能引爆,失去应有的作用,甚至还会伤人;特别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灭火弹鱼龙混杂,质量优劣不一,一些普通ABC干粉做成的灭火弹不仅灭火效率低,而且由于它有吸湿、结块等固有的缺陷,灭火弹存放一定时间后“哑弹”的比例很大,既影响灭火,还留下安全隐患。
现有的灭火弹使用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该灭火弹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传感器及时捕捉火情信号,实际环境因素复杂多变对该传感器造成影响而无法正常捕捉的火情信号或者出现误差,可能会导致该灭火弹无法进行启动使用或者无法精确的控制灭火弹在燃烧物上空启动,降低了该灭火弹对燃烧物扑灭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电子复合延时引信的灭火弹系统,具有见火启动精确无误,延时启动后续保障,万无一失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电子复合延时引信的灭火弹系统,包括发射器、电子复合延时引信和通信管理系统,所述发射器的内部固定有灭火弹,所述发射器的顶端固定有瞄准器,所述发射器的外侧壁一端固定有固弹器,所述电子复合延时引信安装固定在所述灭火弹的内部,所述灭火弹的一端固定有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的前侧固定有多芯插座,且贯穿所述灭火弹,所述灭火弹远离所述多芯插座的一端固定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内部靠近所述灭火弹的一侧固定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发动机的外侧固定有点火电源线,所述通信管理系统安装连接在所述点火电源线的一端,所述通信管理系统的一端设有天线,所述通信管理系统远离所述天线的一端连接有多芯插头,所述通信管理系统的一侧设有微波激光复合雷达。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灭火弹与所述固弹器的连接处固定有限位固定架,且限位固定架通过螺栓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组件与所述电子复合延时引信通过信号建立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子复合延时引信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通过信号建立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信管理系统与所述传感器组件通过所述多芯插座与所述多芯插头插接固定,并建立信号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信管理系统与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点火电源线建立信号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波激光复合雷达与所述通信管理系统通过信号建立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信管理系统与飞控通过所述天线发送信号,并建立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配装了电子复合延时引信,经电子复合延时引信连接传感器组件,由传感器组件可精确的定位灭火弹在燃烧物位置,并且确保了该灭火弹可正常的在该燃烧物上空进行启动灭火,而且通过电子复合延时引信连接发动机的加速度传感器,将其启动瞬间加速度产生的过载信号输入灭火弹复合延时引信,启动延时,确保该传感器组件受环境因素影响而无检测到火焰时,可对灭火弹进行启动灭火,确保该灭火弹有效的进行灭火使用和确保了该灭火弹对燃烧物扑灭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溧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溧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9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