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颗粒物气动切割取样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8060.5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6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斌;胡中发;董琨;张嘉烨;白胜杰;谭厚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气动 切割 取样 装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1.一种颗粒物气动切割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稀释气加热管(25)、引射式混合器(1)、锥形取样嘴(3)、加速喷嘴(2)、支撑装置(7)、携带气引入管(9)、温度采集装置(4)、气固分离取样嘴(5)、枪体和颗粒物取样装置;
取样稀释气加热管(25)的入口用于通入取样稀释气,取样稀释气加热管(25)的出口与引射式混合器(1)的入口相连通;
锥形取样嘴(3)的入口用于通入携带残灰颗粒的烟气,锥形取样嘴(3)的出口与引射式混合器(1)的入口相连通;
引射式混合器(1)的出口与加速喷嘴(2)的入口相连通;
加速喷嘴(2)的出口与支撑装置(7)的入口相连通;支撑装置(7)设置有气体出口和颗粒物出口;
携带气引入管(9)的入口用于通入携带气,携带气引入管(9)的气体出口与支撑装置(7)的颗粒物出口相连通;携带气引入管(9)的气体出口处设置有气固分离取样嘴(5);温度采集装置(4)的采集端设置于气固分离取样嘴(5)处;
枪体的入口与携带气引入管(9)的颗粒物出口相连通,枪体的颗粒物出口与颗粒物取样装置的入口相连通;枪体内通有补充气;
取样稀释气加热管(25)和携带气引入管(9)均设置有气体流量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物气动切割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枪体包括:喉管(8)、补充气管(15)和残灰颗粒取样管(17);
补充气管(15)的入口用于通入补充气,补充气管(15)的气体出口与携带气引入管(9)的颗粒物出口相连通,补充气管(15)的气体出口处设置有喉管(8);
残灰颗粒取样管(17)的入口与补充气管(15)的颗粒物出口相连通,残灰颗粒取样管(17)的出口用于输出颗粒物;
补充气管(15)设置有气体流量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颗粒物气动切割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残灰颗粒取样管(17)部分套装于补充气管(15)内;补充气管(15)部分套装于携带气引入管(9)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颗粒物气动切割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喉管(8)的两端均为锥形,锥度为20°~30°;喉管(8)的中心孔直径为气固分离取样嘴(5)中心孔直径的1.05~1.15倍;残灰颗粒取样管(17)的内径为喉管(8)中心孔直径的1.05~1.15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颗粒物气动切割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处理器(16);
控制处理器(16)的信号输出端与气体流量控制阀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控制处理器(16)的输入端与温度采集装置(4)的输出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物气动切割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携带气引入管(9)设置有携带气预热管(1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颗粒物气动切割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取样稀释气加热管(25)由多段弯管组成;加速喷嘴(2)长度为其外径的1/3~1/2;温度采集装置(4)为热电偶。
8.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颗粒物气动切割取样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取样稀释气加热管(25)的气体流量控制阀作用,通过取样稀释气加热管(25)通入预设量的取样稀释气至引射式混合器(1);通过锥形取样嘴(3)通入携带残灰颗粒的烟气至引射式混合器(1);
引射式混合器(1)将稀释后的携带残灰颗粒的烟气通过加速喷嘴(2)喷入支撑装置(7);
通过携带气引入管(9)的气体流量控制阀作用,通过携带气引入管(9)通入预设量的携带气至支撑装置(7);
携带残灰颗粒的烟气中的气体通过支撑装置(7)的气体出口排出;
携带残灰颗粒的烟气中的颗粒物进入枪体,最终通过颗粒物取样装置完成颗粒物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交通大学;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80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