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5349.1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8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舜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公众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1/34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重金属检测 工业废水 转动机构 滚动机构 减震机构 防滑机构 复位弹簧 过滤机构 支撑柱 背离 外壳固定 限位机构 储存槽 固定杆 连接杆 重金属 底端 锯形 拉杆 水样 废水 检测 运输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检测装置。所述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滚动机构,所述滚动机构固定于所诉底板的底端;外壳,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的顶端;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固定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滚动机构的一端,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复位弹簧、拉杆、第二复位弹簧、锯形板、连接杆和固定杆;储存槽;支撑柱;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设于所述转动机构上;过滤机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设于所述过滤机构内部背离所述转动机构的一端;限位机构。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直接对于废水中重金属进行检测且便于留存和运输水样的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不断的改善,但死者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给环境也带来了不小的恶化,尤其是宝贵的水资源,在日益发展的科技面前,水中的金属含量以及重金属含量在不断提高,对水质造成了较大的污染,进一步危及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的废水。
然而传统的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目前的检测装置多仅限于在实验室使用,需要人们去进行水样的采取后再进行检测,且对于水样的留存和运输不方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检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直接对于废水中重金属进行检测且便于留存和运输水样的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滚动机构,所述滚动机构固定于所诉底板的底端;外壳,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的顶端;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固定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滚动机构的一端,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复位弹簧、拉杆、第二复位弹簧、锯形板、连接杆和固定杆,所述拉杆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底端,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和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固定,所述锯形板设于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背离所述拉杆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锯形板背离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有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锯形板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所述固定杆;储存槽,所述储存槽设于所述底板的顶端且与所述减震机构相邻;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滚动机构的一端;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设于所述转动机构上;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设于所述转动机构背离所述防滑机构的一端且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转动机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设于所述过滤机构内部背离所述转动机构的一端;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固定外壳的内部且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滚动机构包括滚轮和转轴,所述滚轮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握柄、套筒、第一连接柱、螺杆、第二连接柱和刻度尺,所述第一连接柱固定于所述支撑柱,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柱螺纹连接,所述套筒固定于所述螺杆的顶端,所述握柄固定连接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螺杆的一端,所诉和螺杆远离所述握柄的一端固定有所述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上设有所述刻度尺。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为“L”形。
优选的,所述防滑机构包括防滑套和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套固定于所述握柄上,所述防滑套上设有所述防滑凸起。
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壶、导入孔、过滤板、连接套、引流孔、过滤凸起、通孔和过滤箱,所述过滤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柱背离所述螺杆的一端,所述过滤壶与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箱固定,所述过滤壶上设有所述导入孔,所述过滤壶的底端连接有所述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为倒立的圆台体,所述过滤板上间隔设有所述连接套和所述引流孔,所述引流孔的底端设有所述过滤凸起,所述过滤凸起上设有所述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公众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公众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53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