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伸屏体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4465.1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6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娜;翟峰;王涛;邢汝博;杨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9/131 | 分类号: | H10K59/131;G09F9/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娜拉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伸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伸屏体及显示装置,拉伸屏体包括:信号线,两条以上的信号线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相邻的两条所述信号线之间具有间隙;衬底层,设置于每条信号线的底层并至少包裹部分信号线,至少两个相邻的衬底层之间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沿第一方向具有预设长度,以使该相邻的两个衬底层通过连接部相互连接。在本发明的拉伸屏体中,信号线的底层设置有衬底层,衬底层能够将各信号线固定,相邻的衬底层之间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能够将相邻的两个衬底层连接起来,从而使得相邻两个衬底层之间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进一步的使设置在该相邻两个衬底层上方的信号线之间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防止信号线之间发生相互缠绕,提高拉伸屏体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伸屏体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是主动发光器件。与传统的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显示方式相比,OLED显示技术无需背光灯,具有自发光的特性。OLED采用较薄的有机材料膜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有机材料就会发光。因此OLED显示面板能够显著节省电能,可以做得更轻更薄,比LCD显示面板耐受更宽范围的温度变化,而且可视角度更大。OLED显示面板有望成为继LCD之后的下一代平板显示技术,是目前平板显示技术中受到关注最多的技术之一。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屏体拉伸,拉伸显示屏体信号线区金属导线常采用蜿蜒型走线方式,且信号线区金属导线间距很小。实际拉伸测试时屏体两侧的信号线区金属导线受到挤应力会往屏体中间内缩,金属导线与衬底层(如PDMS、TPU等)之间粘附力较弱容易发生滑移,可能导致多条金属导线缠绕在一起,引起短路。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拉伸屏体及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拉伸屏体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多条金属导线缠绕在一起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拉伸屏体,包括:信号线,两条以上的信号线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信号线之间具有间隙;衬底层,设置于每条信号线的底层并至少包裹部分信号线,至少两个相邻的衬底层之间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沿第一方向具有预设长度,以使该相邻的两个衬底层通过连接部相互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每相邻两个衬底层之间均设置有连接部,以使两个以上的衬底层通过连接部两两之间相互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连接部的轴线重合;
或者,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连接部的轴线不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至少两个相邻的衬底层之间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所述连接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信号线的走线路径为曲线,并包括弯曲方向相反的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信号线由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沿第二方向交替分布形成,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相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两个以上信号线的第一分部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且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个以上第一分部的轴线重合;
两个以上信号线的第二分部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且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个以上第二分部的轴线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连接部对应于第一分部设置;或者,连接部对应于第二分部设置;或者连接部对应于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的连接处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连接部和衬底层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衬底层由聚酰亚胺、硅橡胶、聚氨酯类弹性体、丙烯酸类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材料制成;
和/或,连接部由聚酰亚胺、硅橡胶、聚氨酯类弹性体、丙烯酸类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44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