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宽带高增益光纤与器件制备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3780.2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2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中民;唐国武;张智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H01S3/0941;H01S3/10 |
代理公司: | 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向薇 |
地址: | 51066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益光纤 纤芯 超宽带 高增益 选择性激发 光纤 环形结构 器件制备 扇形结构 制备 单频光纤激光器 锁模光纤激光器 光纤激光器 可调谐激光 光斑 玻璃组成 对称分布 发光离子 发光中心 复合结构 光场分布 光纤光栅 光纤结构 稀土掺杂 稀土离子 泵浦光 可调谐 控制泵 同心的 泵浦 构建 宽带 输出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宽带高增益光纤与器件制备技术,步骤包括(1)制备增益光纤:所述增益光纤是一种复合结构光纤,纤芯为多组对称分布的扇形结构或多个同心的环形结构,由至少两种不同种类稀土掺杂的玻璃组成,且发光中心分别位于纤芯中不同的扇形结构或环形结构区域;(2)构建光纤激光器:采用该增益光纤,通过控制泵浦光光斑的形状,选择性激发纤芯中不同区域中的稀土离子,并结合光纤光栅对实现可调谐激光输出。本发明将光纤结构设计和泵浦光的光场分布控制相结合,制备的增益光纤具有高增益和超宽带的特性,通过选择性激发特定区域中的发光离子,避免全纤芯泵浦产生多余的热量,可应用于宽带可调谐的单频光纤激光器和高重频锁模光纤激光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与光纤激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宽带高增益光纤与器件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光纤激光器通常由泵浦源、增益光纤和谐振腔组成。增益光纤通常是掺稀土玻璃光纤,是光纤激光器的核心;泵浦源提供能量,使增益光纤中的稀土离子产生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谐振腔实现信号光往返振荡,并最终实现激光输出。相比于气体激光器和传统的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由增益光纤与光纤器件(如光纤光栅、光纤耦合器以及光纤偏振控制器等)熔接或连接构成,具有结构紧凑、光束品质高、散热性好、稳定性高以及输出波长易调节等优势,因而在光纤通信、生物医疗、材料加工、大气监测及激光雷达等军事和民用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当今许多应用领域要求光源在较宽的波长范围内实现高功率、稳定、低噪声、高效率、可调谐的激光输出,因而,超宽带可调谐、高功率和超紧凑的光纤激光器成为研究热点。此外,当今光纤激光器的工作波长不断向中红外方向延伸。例如2.0μm波段激光位于人眼安全波段且处于大气传输的低损耗窗口,并且覆盖H2O、CO、CO2等分子的光谱吸收峰,在激光雷达、激光探测、激光医疗和环境监测等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近中红外可调谐激光的输出更是掀起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潮。
目前,主流的可调谐激光器的调谐范围通常局限于单个波段内。最近,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超宽带连续可调谐的中红外光纤激光器,激光器包括第一激光泵浦源、第一稀土离子掺杂光纤、平面衍射光栅、第二激光泵浦源、第二稀土离子掺杂光纤、第三激光泵浦源、第四激光泵浦源和第三稀土离子掺杂光纤,通过并联三种不同的稀土离子掺杂的玻璃光纤,利用同一平面衍射光栅作为波长调谐器件,实现2.8~4μm波长范围连续可调谐的激光输出。虽然上述方案可实现可调谐的中红外光纤激光输出,但其采用并联支路的方式,需要多个不同波长的泵浦源,且需要设置多根不同稀土离子掺杂的增益光纤以及大量的无源器件,导致损耗大、制备工艺复杂、结构不紧凑,不利于实现高效率和超紧凑的可调谐光纤激光器。
除了构建新型腔结构的激光器,新型组分和新型结构的增益光纤也成为研究的热点。由于单种稀土离子发光中心掺杂的光纤发射波长有限,为利用不同稀土离子的发射波长,实现宽带可调谐激光输出,研究者将不同稀土发光离子以共掺的方式加入到一根玻璃光纤中。相比于单掺稀土离子玻璃光纤,采用多个稀土发光中心共掺的形式能一定程度增大发射谱的宽度,但提高有限。同时,不同发光稀土离子之间存在较大的非辐射跃迁,并造成大量的热负荷,从而降低发光效率和激光性能。较为创新地,有方法提出一种多掺稀土离子多芯双包层光纤,其在纤芯中设置多个独立稀土离子的纤芯,在一根光纤中利用不同稀土离子产生不同的发射波长,能实现较宽波长范围内的信号输出。但在泵浦时纤芯利用率不高,会产生其他波段的荧光发射,从而产生多余的热量,降低激光性能,无法实现高效的宽带可调谐激光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37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全光纤长波中红外激光器
- 下一篇:一种数字式高效率激光泵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