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压装固定环用工装及压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1710.3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5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双;兰宗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滑块 压装 工装组件 摆块 挤压 固定环 上压板 弹簧 活塞杆组件 汽车减震器 定位滑块 活塞杆 挤压件 工装 毛刺 环状结构 下固定板 下支撑块 斜面配合 圆环结构 弹簧钢 下端口 上端 飞边 划伤 内壁 铁屑 外壁 下端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压装固定环用工装及压装方法,所述工装包括第一工装组件和第二工装组件,第一工装组件包括下支撑块和下固定板,第二工装组件包括上压板A和挤压滑块,挤压滑块内侧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内侧设置有挤压摆块,挤压滑块内在第一弹簧的上端设置有定位滑块,挤压摆块采用弹簧钢制成,挤压滑块下端口的内壁形成第一斜面,挤压摆块的下端设置有挤压件,挤压件的外壁形成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上压板A、挤压滑块、定位滑块和挤压摆块均为环状结构,其中,所述上压板A为圆环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压装固定环的工装在制造活塞杆组件中易导致活塞杆组件产生划伤、飞边、毛刺和铁屑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压装固定环用工装及压装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减震器的活塞杆组件包括活塞杆和固定环,活塞杆组件的制造需要将固定环通过工装压装在活塞杆内预先加工好的凹槽内。前减震器压装固定环的工序和关键,直接影响到活塞杆组件的质量。
现有压装固定环的工装包括下支撑座、液压机和压头(如图1所示),压装过程为:
先将固定环套在活塞杆上,将活塞杆放置在下支撑座上使得下支撑座对固定环起到支撑作用,液压机挤压压头垂直运动,向下挤压使固定环发生金属形变,部分金属被挤压填充到活塞杆预先加工好的凹槽内,保持5-10秒后,抬升液压机收口压头,完成活塞杆压装固定环工序制造出活塞杆组件。
因为固定环为钢材,与通常挤压成型使用的(铅、铝、铜、银)材料不同,钢材的屈服强度高于(铅、铝、铜、银)等软金属,同时,固定环的制造工艺过程有翻孔工艺,导致固定环外表面发生了冷压硬化现象。以上原因导致在加工活塞杆组件过程,会在固定环表面产生轴向划痕、形变,在活塞杆组件产生划伤、飞边、毛刺和铁屑(如图2所示)。毛刺和铁屑附着活塞杆组件上,在随后的清洗过程极难彻底清洗,一旦进入汽车液压减震器,导致毛刺、铁屑随减振油的上下运动,极大可能卡滞在活塞的流通空中,差生异响的质量故障,也可能卡滞在压减震器的油封与活塞杆之间,划伤油封导致漏油的质量故障,使得汽车减振器使用寿命缩短,质量水平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压装固定环用工装,解决现有压装固定环的工装在制造活塞杆组件中易导致活塞杆组件产生划伤、飞边、毛刺和铁屑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工装的压装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压装固定环用工装,包括第一工装组件和第二工装组件,所述第一工装组件包括下支撑块和下固定板,所述下支撑块螺纹连接在下固定板上部,所述第二工装组件包括上压板A和挤压滑块,所述上压板A可拆卸式设置在挤压滑块上端面,所述挤压滑块内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内侧设置有挤压摆块,所述挤压滑块内在第一弹簧的上端设置有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与挤压摆块上端外壁螺纹连接,挤压滑块的内侧在定位滑块上方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挤压摆块采用弹簧钢制成,所述挤压滑块下端口的内径从上到下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所述挤压滑块下端口的内壁形成第一斜面,所述挤压摆块的下端设置有挤压件,所述挤压件凸出于压滑块下端口,所述挤压件的内径和外径从上到下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所述挤压件的外壁形成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上压板A、挤压滑块、定位滑块和挤压摆块均为环状结构,其中,所述上压板A为圆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1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