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交换机过程层网络流量监测预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0908.X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9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涛;牛健;尹亮;黄鸣宇;杨经超;陈小乾;祁升龙;赫嘉楠;王放;芦翔;栗磊;梁亚波;刘佳;王露璐;徐丽娟;韩业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凯默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24;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交换机 过程 网络流量 监测 预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交换机过程层网络流量监测预警方法,提取IED设备报文参数信息;提取交换机端口的VLAN配置数据;计算IED设备发送流量大小理论值;计算交换机端口的流量大小理论值;接收交换机发出的报告控制块并记录交换机端口输入流量大小的实时值和交换机端口输出流量大小实时值;进行比对告警信息,并生成告警信息。本发明监控整个过程层网络的运行情况,对流量超过设定的误差范围的交换机端口给出告警,及时发现过程层网络的安全隐患,有利于智能变电站网络的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变电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交换机过程层网络流量监测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过程层网络是整个智能变电站网络的核心部分,但对于交换机网络的流量信息的监控一直处于空白,一旦网络出现问题,定位问题时间长、排查问题困难,对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带了很多困扰。
随着智能变电站中新型交换机的应用,以前通过SNMP协议获取的监控信息,现在改为通过对交换机建模,通过MMS网络实时获取交换机信息,这样监视交换机设备与监视保护设备一样便捷。
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过计算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交换机端口的流量理论大小与实时监控获取的交换机端口实际流量大小比对方法,监控整个过程层网络的运行情况,对超过设定误差的交换机端口给出告警,及时发现过程层网络的安全隐患,有利于智能变电站网络的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智能交换机过程层网络流量监测预警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智能交换机过程层网络流量监测预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解析智能变电站SCD文件,提取IED设备报文参数信息,IED设备报文参数信息包括:
所有IED设备的SV发送控制块信息中的SV采样频率值;
所有IED设备的GOOSE发送控制块信息,GOOSE发送控制块信息包括:心跳报文间隔时间T0、故障报文传送间隔时间T1、故障报文传送间隔时间T2、故障报文传送间隔时间T3;
步骤2,解析智能变电站SCD文件,提取交换机端口的VLAN配置数据,根据VLAN配置数据解析出所有交换机端口的VLAN值;
步骤3,计算SV发送流量大小理论值=SV报文长度×SV采样频率值;
计算GOOSE发送流量大小理论值=2×一次故障GOOSE流量大小理论值,一次故障GOOSE流量大小理论值为一次故障周期GOOSE报文发送频率与GOOSE报文长度;
计算IED设备发送流量大小理论值=SV发送流量大小理论值+GOOSE发送流量大小理论值;
步骤4,计算交换机端口的流量大小理论值,
交换机端口流量大小理论值包括交换机端口输入流量大小理论值和交换机端口输出流量大小理论值。
交换机端口输入流量大小理论值为各个IED设备与VLAN值对应的SV发送流量大小理论值以及GOOSE发送流量大小理论值的总和;
交换机端口输出流量大小理论值为各个IED设备与VLAN值对应的SV接收流量大小理论值以及GOOSE接收流量大小理论值的总和;
步骤5,设置交换机中统计报告控制块的传送周期,交换机根据统计报告控制块对外发送统计报文,统计报文包括交换机端口输入流量大小实时值和交换机端口输出流量大小实时值,周期接收统计报文并记录交换机端口输入流量大小的实时值和交换机端口输出流量大小实时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凯默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凯默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09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