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盐碱地中地膜和膜间的水平轮换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19620.0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8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义;逄焕成;张晓丽;刘娜;张宏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智嘉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2 | 代理人: | 蒋宇星;高芬芳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碱地 地膜 水平 轮换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盐碱地中地膜和膜间的水平轮换种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上一年秋季整地时,在种植行地下水平间隔铺设秸秆层Ⅰ,在第一年春季播种前,将地膜铺设在与所述秸秆层Ⅰ对应的地表;(2)在第一年秋季所述作物收获后,将所述作物秸秆翻埋到所述膜间Ⅰ下形成新的秸秆层Ⅱ;(3)第二年春季,将地膜铺设在与所述秸秆层Ⅱ对应的地表;(4)以此类推,每年秋季作物收获后,在覆盖地膜以及膜间的地表下每年轮换铺设新的秸秆层;每年春季在地膜和膜间轮换种植作物。在覆盖地膜以及膜间的地表下每年轮换铺设新的秸秆,能够减缓多年来盐分在膜间的表聚以及切断土壤毛细管,增加土壤有机质,还可以解决在同一位置种植造成的连作障碍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耕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盐碱地中地膜和膜间的水平轮换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渍土面积约近10亿公顷。我国是土壤盐碱化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总面积大约1亿公顷,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内陆地区。由于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和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建设用地激增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缓解这种冲突,我们需要提高现有土地生产力或开垦新的土地。盐碱地是一种潜在的土地资源,目前尚有80%左右的盐渍土未得到利用,若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带来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目前常用的盐碱地改良措施主要包括四类:1.工程改良措施:如钻灌水井、修筑台田、埋设暗管等。2.农艺改良措施:是建立在“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移规律基础上的,通过不同农艺耕作方式,抑制或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减轻盐分的表聚,淡化耕作层,进而达到改良的目的。它主要包括合理的耕作与栽培技术,通过翻耕、耙地、镇压、中耕等田间作业,创造良好的土壤表层结构,促进脱盐;通过合理灌溉、施肥和地表覆盖等措施,增加土壤墒情,抑制盐分表聚,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为作物高产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3.生物改良措施:耐盐植物的选择是盐碱地生物改良的前提,培育和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地的改良利用极为重要。4.化学改良措施:是利用酸碱中和原理来改良盐碱土理化性质的方法。其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盐碱土排盐降渍的能力;二是增加盐基代换,调节土壤酸碱度。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工程措施工程量大,投入高,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农艺措施存在返盐的潜在危险;生物措施切实可行且最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技术发展迅速;化学改良措施治标不治本,使用不当易造成二次污染。
现有的盐碱地改良技术中,申请号为201110320898.7的发明公开了“盐碱地控抑盐方法及盐碱地控抑盐系统”,包括地膜和埋入地下的秸秆层,采用地膜覆盖和秸秆深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地表地膜覆盖达到抑制土壤盐分向土壤表层聚集,通过作物根系密集层以下铺设控抑盐隔离层达到抑制下层土壤盐分上升、以及加速作物根系密集层土壤盐分向下淋洗的目的。但这种“上膜下秸”技术控盐方法由于膜间地表长期裸露而造成其盐分表聚现象严重、连作障碍问题的出现以及深埋的秸秆随着年限的增长会腐解影响控抑盐效果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领域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重茬、多年膜间盐分表聚以及使有限秸秆发挥更大培肥效果于一体的盐碱地中地膜和膜间的水平轮换种植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盐碱地中地膜和膜间水平轮换种植作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上一年秋季整地时,在种植行的地表下铺设秸秆层Ⅰ,在第一年春季播种前,将地膜铺设在与所述秸秆层Ⅰ对应的地表,形成地膜行Ⅰ,构成第一年的地膜下是秸秆层Ⅰ,第一年的膜间下是土壤层的结构;在所述地膜行Ⅰ的地膜上打孔种植作物;
(2)在第一年秋季所述作物收获后,将所述作物秸秆翻埋到所述膜间下形成新的秸秆层Ⅱ;
(3)第二年春季,将地膜铺设在与所述秸秆层Ⅱ对应的地表,形成地膜行Ⅱ,构成第二年的地膜下是秸秆层Ⅱ、以及第二年的膜间下是秸秆层Ⅰ的结构;在所述地膜行Ⅱ的地膜上打孔种植作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9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草坪粉垄底层碎土贮水丰草生态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方便搬运的晒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