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气柱隔离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7870.0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7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干斌;郑明飞;叶俊能;周晔;熊勇林;黄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08 | 分类号: | E02D31/08;E02D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柱 压力调控器 自动调压系统 橡皮气囊 钢芯管 气压管 显示仪表 出气管 多通道 隔离柱 隔离桩 进气管 空压机 压力阀 气动快插接头 直流电源供电 气压传感器 施工成本 土压力计 循环利用 直流电源 变送器 传统的 电流表 水泥 节约 施工 | ||
1.一种充气柱隔离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柱(1)、自动调压系统(9)和空压机(15);充气柱(1)的内部为钢芯管(2),钢芯管(2)上设有气压管(3),钢芯管(2)外侧套有高压橡皮气囊(8),气压管(3)连接高压橡皮气囊(8),高压橡皮气囊(8)外侧装有土压力计(4);气压管(3)通过气动快插接头(5)连接出气管(10),出气管(10)通向自动调压系统(9);自动调压系统(9)内设有气压传感器(14)、多通道显示仪表(11)、压力调控器(12)和压力阀(13);多通道显示仪表(11)连接压力调控器(12),压力阀(13)连接进气管(16),进气管(16)通向空压机(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柱隔离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充气柱(1)是分节的,每节长2~3m,钢芯管(2)直径为60~80mm,钢芯管(2)上端设有外螺纹(6),钢芯管(2)下端设有内螺纹(7),每节充气柱(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柱隔离桩结构,其特征在于,高压橡皮气囊(8)采用合成橡胶、天然橡胶与纤维加强层硫化后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柱隔离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段高压橡皮气囊(8)外侧高度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处均安装有土压力计(4),同一高度处均匀分布四个土压力计(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柱隔离桩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气管(16)和出气管(10)均为高压PU气管,进气管(16)和出气管(10)的孔径均为8~12mm,壁厚均为5~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柱隔离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压力阀(13)为薄膜式或内弹簧活塞式压力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柱隔离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显示仪表(11)设有16~32个测量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柱隔离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压力调控器(12)包括变送器(19)、直流电源(20)、负载(21)和电流表(22)。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柱隔离桩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确定充气柱隔离桩的布设位置,充气柱隔离桩布设成三角、矩形或梅花形,充气柱隔离桩布设3~5排,充气柱隔离桩间距50cm~100cm;
2)在基坑开挖前,通过钻机成孔,然后将各节充气柱(1)下放,边下放边连接,以达到设计标高,形成一个充气柱隔离桩;
3)当充气柱隔离桩埋设完成后给每个充气柱(1)充气,通过不同深度侧向土压力计算值,给定每段充气柱(1)的初始压力;
4)观察多通道显示仪表(11)上每段充气柱(1)内的压力和土压力计(4)上的压力值变化,调整充气柱(1)内的压力使得外侧土压处于稳定值;
5)随着基坑开挖的进行,深层土体朝向坑内运动,从而影响充气柱(1)周围土压值的改变,使充气柱(1)的体积变大压力减小,这时通过自动调压系统(9)补充压力大小,扩大充气柱(1)体积,使的充气柱(1)远离基坑侧的深层土体位移不变;
6)在基坑开挖的整个过程中自动调压系统(9)时时调整不同深度的充气柱(1)内的压力;
7)在基坑开挖完成,地下结施工结束后,排出充气柱(1)内的气体,回收每段充气柱(1),并用双液水泥浆填充留下的孔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78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