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发热救生衣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6110.8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6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陆文杰;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安德盖姆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115 | 分类号: | B63C9/115;B63C9/125;B63C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慕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78 | 代理人: | 李小金 |
地址: | 614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救生衣本体 加热片 衬里 加热层 救生衣 内部固定 内部设置 控制盒 收容袋 气囊 贴合 救生 发热 电性连接 对称固定 均匀固定 连接控制 体温降低 保温层 弹性带 多通管 隔热层 前胸 供暖 连通 落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发热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所述救生衣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人体贴合的衬里,衬里设置有保温层、隔热层、加热层,加热层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盒、若干石墨烯加热片以及连接控制盒和若干石墨烯加热片导线,控制盒与若干石墨烯加热片电性连接;所述救生衣本体底部的四周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气囊,若干气囊通过多通管连通;所述救生衣本体的前胸处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收容袋,第一收容袋的内部放置后救生浆,救生浆上固定安装有两根弹性带。本发明在救生衣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人体贴合的衬里,衬里的加热层的内部设置有石墨烯加热片,若干石墨烯加热片对人体的各部位进行供暖,防止人体落水后体温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衣,具体是一种石墨烯发热救生衣。
背景技术
救生衣又称救生背心,是一种救护生命的服装,设计类似背心,采用尼龙面料或氯丁橡胶,浮力材料或可充气的材料,反光材料等制作而成。一般使用年限为5-7年,是船上、飞机上的救生设备之一。一般为背心式,用泡沫塑料或软木等制成。穿在身上具有足够浮力,使落水者头部能露出水面。
现有的救生衣结构和功能都过于简单,人员在落水时仅依靠救生衣浮在水面上,由于水体温度较低容易造成落水人员体温降低,对落水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影响落水人员的获救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发热救生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烯发热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所述救生衣本体采用背心设计,救生衣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人体贴合的衬里,救生衣本体外侧的四周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浮力块;所述衬里采用多层复合设计,衬里贴近人体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衬里远离人体且贴近救生衣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衬里内部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加热层,加热层与隔热层以及保温层之间均设置有防水层;所述加热层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盒、若干石墨烯加热片以及连接控制盒和若干石墨烯加热片导线,控制盒与若干石墨烯加热片电性连接;所述救生衣本体底部的四周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气囊,若干气囊通过多通管连通;所述救生衣本体的前胸处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收容袋,第一收容袋的内部放置后救生浆,救生浆上固定安装有两根弹性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浮力块的具体材质为塑料。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层的具体材质为竹纤维氨纶,隔热层的具体材质为混纺潜水面料,防水层的具体材质为聚氯乙烯塑料。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救生衣本体左右两肩头上分别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和备用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和备用电池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盒以及石墨烯加热片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备用电池分别与救生衣本体通过揿钮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救生衣本体的前胸处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收紧带,救生衣本体的腰部设置有腰带。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救生衣本体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气泵,气泵通过进气管与多通管连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收容袋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收容袋。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收容袋的底部开口处固定连接有防止物品掉落的拉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救生衣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人体贴合的衬里,衬里采用多层复合设计,衬里贴近人体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衬里远离人体且贴近救生衣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衬里内部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加热层,加热层与隔热层以及保温层之间均设置有防水层,加热层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盒、若干石墨烯加热片以及连接控制盒和若干石墨烯加热片导线,控制盒与若干石墨烯加热片电性连接,通过控制盒启动若干石墨烯加热片,若干石墨烯加热片对人体的各部位进行供暖,防止人体落水后体温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安德盖姆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安德盖姆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61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