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汉信码的被动扫码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1610.2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1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越;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意锐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2 | 分类号: | G06Q20/32;G06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于鹏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汉信码 被动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汉信码的被动扫码方法,对布设在多个场景的配置传感器的支持与输入设备及打印装置协同应用的移动支付设备组网,对移动支付设备、电子终端及服务器集群连接;获取参数数据生成二维码图像;当监测到支付事件被触发时,且支持扫码支付与非接触式刷卡支付并完成二维码图像的每一段数据译码时,通过扣扫方式完成识读操作。该方法针对二维码图像,采用预设算法对二维码图像进行译码,且通过深度自学习算法对二维码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对多适配于种系统下的电子终端,处于多个环境参数变化较大的场景支持扫码支付与非接触式刷卡支付的布网环境下高效、精准地识读与支付。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汉信码的被动扫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支付技术领域和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汉信码的被动扫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应用于多个场景的收银方式为pos机刷卡、现金等方式。极少数的场景下为支付方打开电子终端,对多个场景提供的静态的二维码(静态的支付图像在制作与图像采集的过程中,图像中不可避免地会夹杂一些杂质、干扰等,使得图像中有噪声、模糊、灰度不均匀的问题)进行扫描,识读二维码的信息,并完成支付操作。上述的收银方式使得收银的形式单一,且由于多个场景因现实环境不同,例如,在众多码涌现的现有技术中,对二维码的识读,甚至支付的精准性与快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方案并不具有识读二维码的精准性、快捷性与易用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汉信码的被动扫码方法和装置,对布设在多个场景的配置传感器的支持与输入设备及打印装置协同应用的移动支付设备组网,对移动支付设备、电子终端及服务器集群连接;获取参数数据生成二维码图像;当监测到支付事件被触发时,且支持扫码支付与非接触式刷卡支付并完成二维码图像的每一段数据译码时,通过扣扫方式完成识读操作。该方法针对二维码图像,采用预设算法,且通过深度自学习算法对二维码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对多适配于种系统下的电子终端,处于多个环境参数变化较大的场景支持扫码支付与非接触式刷卡支付的布网环境下高效、精准地识读与支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意锐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意锐新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1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