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自动进水和放水功能的稻鱼共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9276.7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2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冯元新;张初航;许森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田县云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25/02;A01G25/16;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万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4 | 代理人: | 丁海华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水主管道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分支水管 共生装置 过滤机构 自动进水 抽水泵 落水腔 支撑梁 试验田 水稻 稻鱼 放水 出水机构 进水机构 种植系统 自动出水 进水量 输出口 水系 水位 贯穿 养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进水和放水功能的稻鱼共生装置,包括第一基座,第一基座上设有支撑梁,支撑梁上设有多个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的内部设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的顶部设有水稻试验田;所述第一基座的底部设有落水腔,落水腔的底部设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连接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输出口连接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末端设有进水主管道,进水主管道贯穿第一基座的底部,进水主管道的顶部设有与第二基座相对应的多个分支水管,分支水管的末端设置在水稻试验田上方;所述第一基座的一侧设有进水机构,第一基座的另一侧设有出水机构。本发明将养殖水系与种植系统分离,保护了水稻的根部,并且本发明能控制进水量,还能根据水位高低自动出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鱼共生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自动进水和放水功能的稻鱼共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与田鱼共生是一种自我平衡的生态系统,这种系统由于没有化学农药的投放,对周遭的生态环境有重大的保护作用,是各国专家锐意要保存的传统农业模式。每逢春季插秧,农户会将田鱼鱼苗与秧苗一同放进田里,使田鱼与水稻一同生长。水稻与田鱼之间有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刚插秧时鱼苗还小,它们不会影响水稻生长,到了水稻的分株开始成熟,田鱼才长成,这时田鱼开始懂得啄食稻杆下多出来的谷以及周边的杂草,使稻米营养更为集中,田鱼日常于田里畅游,更可以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翻松泥土以及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而水稻引来的各种昆虫又为田鱼提供食物。这可以是一个生生不息自我完善的食物链模式。根据调查显示,当稻田载鱼量达每公顷1,500公斤以上,养鱼一年后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可分别提高57.7%、78.9%及34.8%,土地的营养大大提升,更有助稻谷增加产量约5至15%。
传统的稻鱼共生生态系统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同样也存在许多缺陷。由于田里养鱼,田里必须保持有充足的水源,然而偶尔会出现干旱的季候,这时不能提供充足的水源,田鱼会因田地干旱而死,鱼的尸体会引发恶臭。而在雨涝的季节,稻田里的水会满出,田鱼会游走,造成一定的损失。并且田鱼长大后容易啃食稻根,造成水稻因根部坏死而枯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进水和放水功能的稻鱼共生装置。本发明一方面实现了稻鱼共生,使得稻鱼之间相互滋养、协同作用,另一方面本发明将养殖水系与种植系统分离,保护了水稻的根部;此外,本发明能控制进水量,节约水资源,还能根据水位高低自动出水,保证稻米的健康生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自动进水和放水功能的稻鱼共生装置,包括第一基座,第一基座上设有支撑梁,支撑梁上设有多个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的内部设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的顶部设有水稻试验田;所述第一基座的底部设有落水腔,落水腔的底部设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连接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输出口连接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末端设有进水主管道,进水主管道贯穿第一基座的底部,进水主管道的顶部设有与第二基座相对应的多个分支水管,分支水管的末端设置在水稻试验田上方;所述第一基座的一侧设有进水机构,所述的进水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基座外侧的第一底座,第一底座上设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的输入端口连接有抽水管,第一水泵的输出端口连接有放水管;第一基座的另一侧设有出水机构,所述的出水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基座内侧的第二底座,第二底座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铰接有H型伸缩架,H型伸缩架的一端设有浮漂,H型伸缩架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接脚,连接脚的端部固定有闸门;所述的第一基座的一侧还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上设有与闸门相配合的第二滑轨。
前述的具有自动进水和放水功能的稻鱼共生装置中,所述的支撑梁上设有第一滑轨,第二基座底部设有与第一滑轨相对应的滑轮;第二基座的底部还设有两个第一凸起,两个第一凸起之间设有横板,所述第一基座的侧面上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横板相连。
前述的具有自动进水和放水功能的稻鱼共生装置中,所述的过滤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基座内部的网状漏板,网状漏板上设有砾石;所述第一基座的底部设有二次过滤腔,二次过滤腔的内部设有细砂,二次过滤腔的底部设有漏水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田县云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田县云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9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虾稻混合的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稻鱼共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