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式永磁联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6572.1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6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科;史洪扬;郑红梅;陈顺华;殷磊;翟华;孙宇;马计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49/10 | 分类号: | H02K49/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泽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4 | 代理人: | 方荣肖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从动轴 同步盘 主动盘 主动轴 磁铁 扭矩盘 等间距设置 永磁联轴器 磁场方向 瞬时扭矩 同轴设置 从动盘 主动环 轴向 环绕 自适应调节 刚性连接 间距相等 高转速 联接 | ||
1.一种混合式永磁联轴器,其用于联接主动轴(11)和从动轴(12),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主动盘(1),其与主动轴(11)连接,且包括同轴设置的两个主动环(3);每个主动环(3)包括环绕主动轴(11)的轴向且等间距设置的多个磁铁一(4);磁铁一(4)的数量为偶数个,且磁铁一(4)沿厚度方向设置其两个磁极;在相邻的两个磁铁一(4)中,一者的磁场方向与另一者的磁场方向相反;以及
从动盘(2),其与从动轴(12)连接,且包括同步盘(5)、分别设置在同步盘(5)两侧且与同步盘(5)同轴设置的两个扭矩盘(6);同步盘(5)包括环绕从动轴(12)的轴向且等间距设置的多个磁铁二(7);磁铁二(7)的数量为偶数个,且与磁铁一(4)一一对应,磁铁二(7)沿厚度方向设置其两个磁极;在相邻的两个磁铁二(7)中,一者的磁场方向与另一者的磁场方向相反,并与磁铁一(4)以形成扭矩;
其中,主动盘(1)与从动盘(2)同轴设置;同步盘(5)设置在两个主动环(3)之间,且两个主动环(3)与同步盘(5)的间距相等;磁铁一(4)的数量与磁铁二(7)的数量相同,且与磁铁二(7)一一对应;两个扭矩盘(6)设置在主动盘(1)的两侧,且与主动盘(1)的间距相等,每个扭矩盘(6)用于向相邻的主动环(3)提供扭矩;主动环(3)、同步盘(5)的外径均小于扭矩盘(6)的外径,且两个扭矩盘(6)相对固定;
当主动轴(11)相对从动轴(12)转动时,主动轴(11)带动主动盘(1)转动,且驱使两个主动环(3)相对同步盘(5)和扭矩盘(6)转动,使磁铁一(4)带动对应的磁铁二(7)运动,以带动从动轴(12)转动;在从动轴(12)相对主动轴(11)减速时,扭矩盘(6)向对应的主动环(3)提供正扭矩,使所述混合式永磁联轴器的总扭矩增大;在主动轴(11)相对从动轴(12)减速时,扭矩盘(6)向对应的主动环(3)提供负扭矩,使所述混合式永磁联轴器的总扭矩减小;
每个扭矩盘(6)包括调磁环(8)和涡流盘(9),调磁环(8)包括环绕从动轴(12)的轴向且等间距设置的多个磁铁三(10);每个调磁环(8)同轴安装在对应的涡流盘(9)上;磁铁三(10)的数量为磁铁二(7)的数量的奇数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永磁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扭矩盘(6)、主动环(3)、同步盘(5)等间距设置,且扭矩盘(6)与主动环(3)的间距为3mm±1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永磁联轴器,其特征在于,主动环(3)的内径与同步盘(5)的内径相同,主动环(3)的外径与同步盘(5)的外径相同;调磁环(8)的内径小于主动环(3)的内径,调磁环(8)的外径大于主动环(3)的外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永磁联轴器,其特征在于,磁铁一(4)、磁铁二(7)以及磁铁三(10)均呈扇形;
在一个主动环(3)中,所有磁铁一(4)的横截总面积为对应的主动环(3)的横截面积的60%-90%;
所有磁铁二(7)的横截总面积为同步盘(5)的横截面积的60%-90%;
在一个调磁环(8)中,所有磁铁三(10)的横截总面积为对应的调磁环(8)的横截面的60%-9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永磁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扭矩盘(6)还包括环形背铁(13),涡流盘(9)同轴安装在对应的背铁(13)上;从动轴(12)与其中一个背铁(13)固定,主动盘(1)的端部穿过其中另一个背铁(13)并与两个主动环(3)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式永磁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每个主动环(3)还包括环形抗磁性架体一(14);架体一(14)上开设镂空且分别与多个磁铁一(4)对应的多个安装孔一,每个磁铁一(4)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孔一内;
同步盘(5)还包括环形抗磁性架体二(15);架体二(15)上开设镂空且分别与多个磁铁二(7)对应的多个安装孔二,每个磁铁二(7)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孔二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65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离合器功能的磁齿轮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轴向锥形磁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