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甲醛和复合气味的试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9413.3 | 申请日: | 201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4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苍昕;钟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绿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28;B01J20/3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甲醛 环糊精 多孔材料颗粒 核壳结构 附着 薄膜 物理表面 吸附甲醛 复合 制造 联合 | ||
1.一种去除甲醛和复合气味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算,所述试剂包括:硅溶胶3~5%、苯丙乳液7~1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 .3~0 .5%、1-10%去除甲醛用核壳结构的多孔材料颗粒、环糊精1~1 .5%与防腐剂0~0.12%,余量为水;所述去除甲醛用核壳结构的多孔材料颗粒由活性炭、煅烧的牡蛎壳粉和去甲醛金属化合物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甲醛和复合气味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甲醛用核壳结构的多孔材料颗粒,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活性炭60-80%、15-35%煅烧的牡蛎壳粉和去甲醛金属化合物,所述活性炭与去甲醛金属化合物的质量比为500:1~1000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甲醛和复合气味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甲醛金属化合物选自无水氯化铜、三氯化铁、碱式碳酸铜、硝酸锰、硝酸钴盐、和硝酸铈、硫化银、硫酸银、硝酸银、碳酸银、磷酸银、氟化银和四氧化四银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除甲醛和复合气味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甲醛金属化合物,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算,包括8-24%硝酸钴盐、15-34%硝酸铈、21-35%氟化银和21-35%四氧化四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除甲醛和复合气味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甲醛用核壳结构的多孔材料颗粒,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算,还包括胶粘剂1-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去除甲醛和复合气味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采用水玻璃胶、钾水玻璃、硅酸盐水泥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甲醛和复合气味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丙乳液选自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有机氟改性苯丙乳液、环氧树脂改性苯丙乳液、功能性单体改性苯丙乳液与阳离子苯丙乳液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甲醛和复合气味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磺化琥珀酸二异辛酯酸钠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甲醛和复合气味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酸钾。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甲醛和复合气味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甲醛用核壳结构的多孔材料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用水将牡蛎壳表面的泥沙、附着物和牡蛎肉渣清洗干净,置于烘箱干燥后,高温炉800℃煅烧,粉碎过筛后得煅烧的牡蛎壳粉;
去甲醛金属化合物分别溶于水,再混合,配成混合盐水溶液;
将步骤(1)获得的煅烧的牡蛎壳粉、步骤(2)获得的混合盐水溶液混合,浸泡16-32小时候,蒸发脱水,粉碎过筛得粉末;
将步骤(3)获得的粉末加入胶粘剂,粉碎成粉末,形成去除甲醛用核壳结构的多孔材料颗粒的核结构;
将步骤(4)获得的核结构与活性炭粉末混合,并加入胶粘剂,活性炭在壳结构表面形成壳结构,制备得到去除甲醛用核壳结构;
取步骤(5)形成的去除甲醛用核壳结构在50-90℃下干燥6-12小时,并粉碎过筛,制备得到去除甲醛用核壳结构的多孔材料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绿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绿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94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载铁的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去除甲醛的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