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导光模块及展光微结构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4804.6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5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妤;陈万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5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微结构 微结构加工 导光模块 入光面 弯弧段 直段 热压加工 凸出 夹角为 外凸状 成形 灯条 复数 压印 加热 显示屏 接续 铺设 应用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板、导光模块及展光微结构加工装置,导光板的厚度为0.2~0.6mm,用于铺设于一显示屏前。导光板具一入光面及复数个展光微结构,展光微结构为接续排列且透过热压加工成形于入光面,且为外凸状并呈顶部具有一第一弯弧段,底部两侧分别具一第一斜直段的形状;各个展光微结构的凸出长度为20~40μm,任二相邻的第一斜直段夹角为25~35度,任二相邻的第一弯弧段间距为60~70μm,由此解决应用时产生的出光亮暗不均现象。导光模块包含前述导光板与对应入光面设置之灯条,展光微结构加工装置用于制造前述导光板以加热压印形成展光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光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导光模块及展光微结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导光板凭借其优异的光线导引效能,目前已被大量地运用于显示与照明领域中。导光板可将接收到的光线,导引形成均匀的面状出光,因此对于大多不具备自体发光效能的显示设备而言,实为相当重要、不可或缺的组成组件。
以应用于显示设备为例,导光板可分为设置于显示面板底侧的背光板或是设置于显示面板顶侧的前光板,虽皆为提供光线给显示面板,但导光板的开发重点仍会随着相对显示面板设置位置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例如设置于显示面板前侧的前光板,其基本要求即为厚度需薄,以防止遮蔽显示面板所显示的画面。
随着技术发展,基于发光二极管(LED)于各方面的优越效能,现今的导光板已几乎选择与LED相互搭配以组成导光模块。只是实际应用上,因LED的出光角度限制,导光板于邻近入光侧的区域,会产生亮暗不均的现象,使导光板无法提供足够均匀的出光效果,一般称前述亮暗不均的情况为热点现象。
为解决热点现象,使导光板具备足够的出光均匀度,业界中采于导光板入光面设置用以改变光线相对导光板入光展角的微结构,以消除暗区。习知施作方式为在供以射出导光板的模具上,加工欲成形于入光面的微结构,再经由射出成型制程使导光板成形后即可于入光面具备该些微结构,或是于导光板成形以后再透过刀具切削而在入光面形成微结构。然而,射出成型无法用以制造低厚度的导光板,而刀具切削则是容易在加工面产生碎屑粉末的附着现象,而影响导光板的生产良率。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构思并于此提出一种导光板、导光模块及展光微结构加工装置,以解决设置在显示面板前侧的薄型导光板,于应用时产生的热点现象以及制造上的不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导光模块及展光微结构加工装置,其可有效改善铺设在显示屏前侧的导光板与模块的整体出光均匀度,并大幅提升导光板的加工良率。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于一实施方式中提出一种导光板,厚度为0.2~0.6mm,用于铺设于一显示屏前,包含:一入光面;及复数个展光微结构,为接续排列且透过热压加工成形于该入光面,各该展光微结构为外凸状结构,且呈顶部具有一第一弯弧段,底部两侧分别具一第一斜直段的形状;其中各该展光微结构的凸出长度介于20~40μm,底部任二相邻的该些第一斜直段夹角介于25~35度,且任二相邻的该些第一弯弧段间距介于60~70μm。由此,透过前述特定形状与尺寸的展光微结构,导光板可有效地解决邻近入光面区域的亮暗不均现象,提升导光板的出光效能与均匀度。
基于前述实施方式,于另一实施方式中揭露各该展光微结构的该第一弯弧段的曲率半径介于25~35μm,以使导光板具备更佳的入光展角调节效果。
本发明于一实施方式中提出一种导光板模块,用以铺设于一显示屏前,包含一如前各实施方式所述的导光板;及一灯条,对应该入光面设置,该灯条具有复数个LED,且该些LED间隔设置。由此,透过具备展光微结构的导光板,即可有效地调整各LED入射至导光板的展角,消除亮暗不均的热点现象,提升导光模块的应用效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48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