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热式节能减排加热炉及加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4738.2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4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牛俊保;田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天牧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9/06 | 分类号: | F23C9/06;F23N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任军培;李婷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节能 加热炉 加热 方法 | ||
1.一种蓄热式节能减排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21)、煤气进口(22)、空气进口(23)、空烟排口(24)、煤烟排口(25),
所述炉膛(21)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左煤气蓄热体阵列(2)、左空气蓄热体阵列(3),所述炉膛(21)的另一侧间隔设置有右煤气蓄热体阵列(4)、右空气蓄热体阵列(5),所述左煤气蓄热体阵列(2)的一侧、所述左空气蓄热体阵列(3)的一侧、所述右煤气蓄热体阵列(4)的一侧、所述右空气蓄热体阵列(5)的一侧与所述炉膛(21)之间均连通有朝向所述炉膛(21)的燃烧口(26),
所述左煤气蓄热体阵列(2)的另一侧通过左煤气支管(6)与所述煤气进口(22)连通、通过左煤烟支管(7)与所述煤烟排口(25)连通,
所述右煤气蓄热体阵列(4)的另一侧通过右煤气支管(8)与所述煤气进口(22)连通、通过右煤烟支管(9)与所述煤烟排口(25)连通,
所述左空气蓄热体阵列(3)的另一侧通过左空气支管(10)与所述空气进口(23)连通、通过左空烟支管(11)与所述空烟排口(24)连通,
所述右空气蓄热体阵列(5)的另一侧通过右空气支管(12)与所述空气进口(23)连通、通过右空烟支管(13)与所述空烟排口(2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节能减排加热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煤气支管(6)上设置有左煤气阀(27),
所述左煤烟支管(7)上设置有左煤烟阀(28),
所述右煤气支管(8)上设置有右煤气阀(29),
所述右煤烟支管(9)上设置有右煤烟阀(30),
所述左空气支管(10)上设置有左空气阀(31),
所述左空烟支管(11)上设置有左空烟阀(32),
所述右空气支管(12)上设置有右空气阀(33),
所述右空烟支管(13)上设置有右空烟阀(34),
所述空烟排口(24)连接有空烟烟囱(35),所述煤烟排口(25)连接有煤烟烟囱(36),所述空气进口(23)处设置有鼓风机(37),所述煤气进口(22)与煤气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节能减排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进口(22)连接有煤气主管(39),所述煤气主管(39)上连接有第一煤气分管(40)、第二煤气分管(41)、第三煤气分管(42)、第四煤气分管(43),
所述左煤气支管(6)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左煤气支管(601)、第二左煤气支管(602)、第三左煤气支管(603)、第四左煤气支管(604),所述右煤气支管(8)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右煤气支管(801)、第二右煤气支管(802)、第三右煤气支管(803)、第四右煤气支管(804),
所述左煤气蓄热体阵列(2)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左煤气蓄热体组(201)、第二左煤气蓄热体组(202)、第三左煤气蓄热体组(203)、第四左煤气蓄热体组(204),所述右煤气蓄热体阵列(4)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右煤气蓄热体组(401)、第二右煤气蓄热体组(402)、第三右煤气蓄热体组(403)、第四右煤气蓄热体组(404),
所述第一煤气分管(40)通过所述第一左煤气支管(601)与所述第一左煤气蓄热体组(201)连通、通过所述第一右煤气支管(801)与所述第一右煤气蓄热体组(401)连通,
所述第二煤气分管(41)通过所述第二左煤气支管(602)与所述第二左煤气蓄热体组(202)连通、通过所述第二右煤气支管(802)与所述第二右煤气蓄热体组(402)连通,
所述第三煤气分管(42)通过所述第三左煤气支管(603)与所述第三左煤气蓄热体组(203)连通、通过所述第三右煤气支管(803)与所述第三右煤气蓄热体组(403)连通,
所述第四煤气分管(43)通过所述第四左煤气支管(604)与所述第四左煤气蓄热体组(204)连通、通过所述第四右煤气支管(804)与所述第四右煤气蓄热体组(404)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天牧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天牧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47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次风煤粉分离系统
- 下一篇:一种顶部进料的生物质流化床锅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