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身份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4722.1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5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映;范滢;王永;汪生;王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1 | 分类号: | G06F21/31;G06F21/16;G06F2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彭琼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身份 识别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身份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周期内对终端的应用系统的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操作状态数据,并确定操作状态数据的变化规律,其中,操作状态数据包括应用系统的数据录入速度和终端的物理状态数据;将操作状态数据的变化规律与终端的应用系统被手动操作时的手动操作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操作行为是否为手动操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用户身份的识别,避免因恶意程序、代码攻击而造成的网络数据泄漏、丢失现象,极大的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身份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众多的业务活动均需要通过网络为基础进行。虽然极大的方便了网络用户,并提高了用户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导致了在进行网络活动过程中,不法分子、投机分子往往利用恶意代码、脚本等计算机程序对网络用户客户端进行攻击,并绕过网络用户客户端的身份验证直接进行网络资源操作。从而给用户造成严重损失,严重影响了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网络活动正常进行。
尚无一种有效且全面地对网络用户客户端运行状态进行全程监控和运行状态判断的方法,导致网络运行安全存在极大的风险和漏洞。
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身份识别方法,以满足实际使用作业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能够实现用户身份的识别,避免因恶意程序、代码攻击而造成的网络数据泄漏、丢失现象,极大的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方法,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周期内对终端的应用系统的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操作状态数据,并确定所述操作状态数据的变化规律,其中,所述操作状态数据包括所述应用系统的数据录入速度和所述终端的物理状态数据;
将所述操作状态数据的变化规律与所述终端的应用系统被手动操作时的手动操作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
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所述操作行为是否为手动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识别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对比结果确定所述操作行为是否为手动操作,包括:
若所述对比结果为所述操作状态数据的变化规律不符合所述手动操作变化规律,则所述操作行为为非手动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识别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统计所述终端的应用系统被手动操作时的手动操作状态数据,并确定所述手动操作状态数据的手动操作变化规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识别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手动操作状态数据设置所述数据录入速度的速度阈值;
若所述数据录入速度小于所述速度阈值,则所述操作行为为非手动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识别方法,所述速度阈值为任意两个相邻字符间的录入速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识别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应用系统的录入端口处设置多个监控水印点,且任意两个相邻的监控水印点间隔预设数量的字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识别方法,所述物理状态数据包括下列中的一项或多项:运动数据、受到的光照数据,其中所述运动数据包括多个方向上的运动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识别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预设的物理状态检测装置,获取所述物理状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47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摄像设备及其绑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信息数据多级保护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