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陶瓷电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4531.5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0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有我穣二;坂爪克郎;石井真澄;野崎刚;新井纪宏;井上泰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4/008 | 分类号: | H01G4/008;H01G4/005;H01G4/12;H01G4/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部电极 层叠陶瓷电容器 陶瓷主体 端边缘部 外部电极 陶瓷层 端面平行 交替配置 边缘部 第一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较高的(Q)值的层叠陶瓷电容器,该层叠陶瓷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陶瓷主体具有沿着一个轴方向层叠的多个陶瓷层、在多个陶瓷层之间交替配置的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引出有第一内部电极的第一端面、引出有第二内部电极的第二端面、在第一端面与第二内部电极之间形成间隔的第一端边缘部、在第二端面与第一内部电极之间形成间隔的第二端边缘部。在层叠陶瓷电容器中,在与第一和第二端面平行的第一和第二端边缘部的截面中,当将陶瓷主体的面积设为S(μm)、将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的总面积设为SE(μm)时,满足SE≥S/400+300的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在高频区域利用的层叠陶瓷电容器。
背景技术
伴随电子设备的高频化,对用于电子设备的层叠陶瓷电容器要求在高频区域的较高的Q值(品质系数)。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通过增厚内部电极来实现在高频区域中的Q值的提高的层叠陶瓷电容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067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层叠陶瓷电容器中,当将内部电极增厚时,不得不减少层叠数,因此容量降低。另外,在高频区域中,因趋肤效应而在内部电极的表面附近的电传导起主导作用的。因此,在通过将内部电极增厚使Q值提高方面存在限制。
鉴于以上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较高的Q值的层叠陶瓷电容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
所述陶瓷主体包括:沿着一个轴方向层叠的多个陶瓷层、在所述多个陶瓷层之间交替地配置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引出有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第一端面、引出有所述第二内部电极的第二端面、在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内部电极之间形成间隔的第一端边缘部、在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之间形成间隔的第二端边缘部。
所述第一外部电极覆盖所述第一端面,并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连接。
所述第二外部电极覆盖所述第二端面,并与所述第二内部电极连接。
在所述层叠陶瓷电容器中,在与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平行的所述第一端边缘部和第二端边缘部的截面中,当设所述陶瓷主体的面积为S(μm)、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的总面积为SE(μm)时,满足s≥S/400+300的关系。
在该结构中,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的截面的总面积大,因此,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的导电性高。由此,在该层叠陶瓷电容器中,由于ESR降低,因此能够得到较高的Q值。
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也可以以铜为主成分。
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各自的厚度也可以为6μm以下。
所述多个陶瓷层也可以以包含钙和锆的由通式ABO3表示的钙钛矿结构为主相。
发明效果
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得到较高的Q值的层叠陶瓷电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层叠陶瓷电容器的沿着图1的A-A’线的截面图。
图3是上述层叠陶瓷电容器的沿着图1的B-B’线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阳诱电株式会社,未经太阳诱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45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